社會實踐 連續幾年推出“家長好作業”,讓學校教育走向社會 隨著觀念的改變、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滿足于站在校園外“靜待花開”,參與學校事務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廈門一中的老師們認為,這其實是好事,家長走進校園,可以更加了解學校的教育,與學校達成共識;同時,也可以帶來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讓學校教育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從2014年暑假開始,廈門一中連續幾年推出“家長好作業”。這是一項針對學生假期社會實踐的有力舉措,每年夏天由家長提供數以千計的實踐崗位供學生選擇。這些崗位項目五花八門,受到了學生、家長的大力追捧,比如到電視臺當欄目小編導,了解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體驗閩南茶道,學習自救互救常識和技能等。學生說,這種真實的體驗比隨便“蓋個章”好玩多了。家長也樂于讓孩子到社會接受鍛煉。有的家長說,他安排孩子到自己的工廠干活,就是希望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好好念書。 親密互動 舉辦“青藍杯”親子足球賽師生家長愉快地玩到一起 得益于長期以來的良好互動,廈門一中的老師和家長普遍建立了非常親密的伙伴關系。他們在關乎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坦誠交流,也像“小伙伴”一樣玩到了一起。譬如,已經舉辦兩屆的“青藍杯”親子足球賽,就是由家長和老師組成的家長教工聯隊,對陣學生隊。 比賽取名“青藍”,寄予了家長和老師共同的期望——希望孩子們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賽不單以競技為目的,更主要的是以足球為載體,鍛煉身體素質,促進老師、家長與學生間的交流、融合。對他們而言,踢球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師生、父子之間一種零距離的交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一中還別出心裁地讓學生“互換”家長。簡單地說,就是讓有困惑的學生,聽聽同學的爸爸媽媽怎么說,消除“少年維特之煩惱”。老師們在全校做了關于“中學生煩惱”的問卷調查,再針對不同年段學生集中存在的問題,邀請有成功教育經驗的家長導師開展專題咨詢。咨詢活動中,學生得到了指導和幫助,家長導師也通過其他孩子傾訴的煩惱,意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特寫】 從“愛在18”到 “石榴花開ing” 在推動家校聯系、師生溝通、親子融合方面,廈門一中有很多手握“獨門武器”的老師。比如,率先在全校推出班級微信公眾號“愛在18”的班主任萬李。 去年9月,萬李接手高一(18)班就開始運營這個公眾號,每周保持1-2次的更新頻率。這個公眾號,有班級里發生的各種大事、趣事,有學生們寫的文章、拍的照片,有各個重要階段的經驗帖、心靈雞湯,也有家長的期末寄語,老師的學習建議…… 萬李說,通過公眾號,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配合老師做一些工作;學生在上面發表一些作品之后,也更有熱情去寫一些東西;老師因為更新內容需要從日常生活里挖掘素材,更需要做一個有心人,去捕捉班級生活中的閃光點。最難得的是,這個公眾號把全班59個孩子和家長、老師凝聚成了一個團結互助、樂觀向上的整體。 高一學年結束后,年段面臨重新編班,“愛在18”只好停止更新。新學期,萬李要接手的是高二(16)班,新班級的微信公眾號“石榴(諧音16)花開ing”8月1日已經上線了。令人意外的是,有些原來18班的學生雖然沒分到這個班級,不過,他們的爸爸媽媽仍然追隨著萬老師的步伐,成了這個新號的粉絲。 |
相關閱讀:
- [ 08-30]家長花6萬送孩子學藝 百余學生被曝遭老師鋼棍打
- [ 08-30]福州一小學臨開學還在裝修 家長:環保能否達標
- [ 08-30]等第制療效如何關鍵在老師家長
- [ 08-30]開學學生交通安全要謹記 廈警方提請學生家長注意
- [ 08-30]上大學還要家長送,丟不丟人?
- [ 08-30]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還在裝修 家長:環保能否達標
- [ 08-30][投訴]家長質疑福州小星星幼兒園變相強迫收費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