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街道工作人員將老人從危房中轉移出來。(顏毅雄攝) 廈門日報訊 (本報記者 楊繼祥 通訊員黃旋旋)15日凌晨,1949年以來閩南最大臺風正面襲擊廈門。海滄區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將確保人員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早、跑、躲”的戰術,從陸地和海面上共成功轉移11000多人,全區實現了人員零傷亡。 【早】 首張指揮圖 為防汛裝上“千里眼” 海滄區之所以能夠交出人員“零傷亡”的“答卷”,很重要的一點,得力于在全市率先出爐了《海滄區防汛要素分布圖》,給防汛工作裝上“千里眼”,讓指揮部對全區防汛要素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及時準確響應,并采取最佳應對措施。 日前,記者來到海滄區防汛指揮部,從該防汛要素分布圖上看到,全區25支搶險隊伍,2個區級搶險物資倉庫、4個街道搶險物資倉庫、38個物資存放點,67個避災點等要素,標得清清楚楚,讓人一目了然。 區防汛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分布圖除了區防汛指揮部,各街道及成員單位也各有一份,它類似一份作戰指揮圖,為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統一指揮、就近協調、統籌力量、就近轉移,提供有力依據和參考。事實證明,在這次“實戰”中,這張圖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早計劃、早部署、早安排。區領導親自部署、坐鎮街道指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連續幾晚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會商、部署防御臺風工作,并帶隊到各街道重點防御部位檢查。 與此同時,海滄區組織成立了五個工作組,由區領導帶隊,深入到各街道、村居及工業園區,指導開展防抗臺風工作。 在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各街道、村居積極落實各項部署措施,并開展自救互救工作,一級一級有序開展防御臺風的工作。 宣傳發動,讓群眾充分知曉此次臺風的危害性。全區通過村村響發布防臺風有關信息,通過三大運營商發送防臺短信超過百萬條,覆蓋全區。公布應急電話96180,方便群眾報警。 |
相關閱讀:
- [ 09-17]廈門發起重建家園倡議書 全城動員推進災后重建
- [ 09-17]漳州電信分公司迅速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 [ 09-17]廈門發起重建家園倡議書 全城動員推進災后重建
- [ 09-17]泉州:打響災后重建“攻堅戰” 基礎設施陸續搶通恢復
- [ 09-17]廈全面啟動災后重建 交警充當人體紅綠燈指揮交通
- [ 09-16]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發災后倡議 倡導災后重建全民行動
- [ 09-16]廈門警方迅速啟動災后重建工作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