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愛心暖流是致敬,也是喚醒 “廈門不僅很美,還很有愛。”父親古名庭參與搶險救災被撞身亡,悲痛中的小古,這樣描述廈門。 這個不到24歲、充滿感恩的小伙子,之前對于廈門的印象,幾乎都來自于父母的描述。現在,父親不幸離去,母親重傷在床,在這個艱難時刻感受到的廈門印象,更讓人動容。 的確如此。不幸事件背后,我們看到了各方的愛心暖流,看到了善行廈門、有愛廈門的文明底色。你10元,我20元,在多個微信群里,募捐持續接力。這是養護工不幸遇難后,廈門市民愛心的自覺迸發。 平凡的養護工默默無聞參與城市建設、參與搶險救災,他們是城市的無名英雄。當他們有難,有關部門主動慰問、關懷、伸出援手,這是一座溫馨有愛城市的胸懷。 我們也看到,當這位平凡養護工遇難后,大家獻愛心的同時,社會上再次喚起了一股“請多多關愛身邊養護工”的力量。 不管夜深人靜,還是黎明時分,當別人都在貪戀床鋪的溫暖時,他們早早地熱上了瀝青。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驕陽似火,查看、診斷、修補永遠是工作的主旋律。只要有馬路,就有養護工。高低不平的土地、溝壑,經過清淤、填筑、碾壓,成了現在的寬闊路基,到處都是養護工人勤勞的汗水。 在車水馬龍的城市,我們還在吹著空調的車子里抱怨路堵,可曾看過窗外養護工的身影;當我們在馬路上疾馳而過時,可注意到,那橘紅色工服上的熒光,是他們希望的象征。 逝者已矣,生者堅強。在我們的城市,在我們的身邊,就有一批批平凡的養護工,他們默默付出、揮汗如雨,他們需要大家的關注、關愛。如果能用古名庭的生命喚醒更多人對養護工們的愛護,那么,相信他的在天之靈也會略感欣慰。 但愿這股愛心,伴古名庭走完最后一程;但愿這股暖流,能喚醒對養護工們更多包容和關愛。(記者 雷妤) 聲音 熱心捐款者王慶榮: “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會去做” 前日,市紅十字(基金)會為華玉梅送去1萬元人道救急款時,晨報記者的“老熟人”王慶榮也第一時間送去1萬元。說他是老熟人,是因為他熱衷于幫助他人,晨報幾次報道困難家庭,次日送去救助金的就是他。 王慶榮把1萬元救助金交給了古才軍,“你父母一直在為廈門的建設盡職盡責,遭遇這樣的事故,我們很心痛,希望能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幫助你母親早日恢復健康。”王慶榮一再叮囑古才軍要好好照顧母親。 此外,臺風過后,王慶榮也以自己的方式做著自己能做的事。讓員工送水、充饑食物給救災人員,為正在重建小區的志愿者送去牛奶、面包,“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會去做”。 王慶榮通過紅會資助困難家庭已十余年。2004年,王慶榮在市紅會設立了個人專項基金。(記者 蔡櫻柳) |
相關閱讀:
- [ 09-21]松溪郵儲銀行開展愛心敬老活動
- [ 09-20]災后重建 各界愛心力量匯集長泰災區
- [ 09-20]順昌郵儲銀行情系民生愛心義診
- [ 09-20]愛心企業向閩清永泰捐災后重建物資
- [ 09-19]槐南鎮計生協會開展中秋愛心慰問扶助活動
- [ 09-19]槐南鎮:開展中秋愛心慰問活動
- [ 09-19]福建省榕城監獄開展中秋佳節送慰問獻愛心活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