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交相輝映。(記者林銘鴻攝)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陳冬)“莫蘭蒂”臺風正面來襲,讓我們見證了風雨中廈門的城市精神。昨日下午,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lián)組織召開廈門市抗御“莫蘭蒂”臺風中所體現出的城市精神座談會,總結提煉抗御臺風中彰顯的城市精神,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此次“莫蘭蒂”臺風對我市造成嚴重影響和重大損失。許多人放棄了中秋假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和使命,顯示出一種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一種英勇無畏、眾志成城的堅強意志,一種自強不息、大愛無疆的精神風貌,譜寫了一曲抗御臺風的交響樂章。
會上,11位代表圍繞主題發(fā)言,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有社科專家、高校學者,有來自市直機關、學校、供電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有城市義工、媒體記者。他們從身邊小事、文化特質、市民素質、精神積淀、文明程度等不同角度,對城市精神進行了深刻闡釋解讀和綜合提煉。
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重耕委托,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戴志望指出,要總結好、宣傳好、踐行好抗御“莫蘭蒂”臺風中所體現的城市精神,進一步從理論層面加以概括綜合、提煉升華,從而凝聚思想上的共識、增強文化上的自信,激發(fā)精神上的自豪,讓廈門精神轉化為推進廈門加快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廣大宣傳思想戰(zhàn)線的同志,要在深入總結提煉概括的基礎上,廣泛開展以廈門城市精神為主題的學習宣傳工作,尤其是要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廈門“六種精神”一起宣傳弘揚,重視和善于利用新媒體的力量,在全市范圍內形成學習宣傳抗御“莫蘭蒂”臺風精神的濃厚氛圍。要把踐行新時期城市精神與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做好當前的災后重建工作結合起來,逐步化作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點滴和自覺。
【聲音】
譜寫文明城市新篇章
紀菁(市委文明辦創(chuàng)建處處長):臺風過后,機關黨員干部和市民群眾積極響應,迅速投身救災重建工作,形成干群同心、一呼百應的局面,這是一種和諧清明的城市特質。重建家園,黨員志愿者、文明單位志愿者沖在一線,帶動無數市民、在廈臺胞、外籍人士踴躍加入災后重建志愿者行列,譜寫了文明城市眾志成城的新篇章,這是廈門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特有的文明溫馨的氣質。
永不言退的力量之城
何明俊(湖里區(qū)基層宣講團成員、安兜小學黨支部書記):一直以來,廈門給予世人的印象是溫馨有余但硬朗不足。遭遇臺風災害后重新審視廈門,人們驚喜地發(fā)現,她儼然是一座“力量之城”。在臺風沖擊中,廈門充分顯現出信念的力量、堅定執(zhí)著,思想的力量、現實現代,指揮的力量、靠前靠譜,團結的力量、溫暖溫馨,傳承的力量、感恩感動。這種永不言退的進取精神,正是廈門力量。
發(fā)揮優(yōu)勢正面宣傳
吳海奎(廈門日報新聞采訪中心記者):媒體是社會責任的守望者,也是一座城市精神面貌的展示窗口。在這次抗御臺風的新聞報道中,廈門日報社充分發(fā)揮報紙、微信、微博、視頻、網絡電臺等融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相關報道在全市甚至全國廣泛傳播,為服務抗災工作、維護城市形象、弘揚城市精神,承擔了應有的職責和使命。這些,也都是廈門城市精神的體現。
熬夜奮戰(zhàn)鼓舞城市
陳磊(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主持人):這一次對“莫蘭蒂”臺風報道,廈門廣電集團的廣播、電視打破常規(guī)節(jié)目形式,開展了通宵直播的特別節(jié)目,包括新媒體也隨時在線更新。我們用自己的工作鼓舞著城市,堅定著自我,從中體現出的奉獻、樂觀、頑強,或許這是對廈門城市精神的最好詮釋。
敢為人先不畏艱險
林允森(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黨群管理中級師):15日臺風剛過境,廈門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展開救災工作,省內其他地市的救災隊伍迅速集結開赴廈門。目前,大部分地區(qū)已經恢復供電,廈門供電公司的救災隊員們仍在未復電區(qū)域進行攻堅工作。廈門供電公司這種敢為人先、不畏艱險,堅守宗旨和使命,恪盡職守的精神,也是一種廈門城市精神。
志愿服務無私奉獻
王忠武(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xié)會會長):很多義工和社會組織在得知廈門遭受的災情后,主動聯(lián)系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xié)會,要求和義工協(xié)會并肩攜手,希望以最快的時間讓廈門重回往日的風采。在這幾天里,所有參加的志愿者都不辭勞苦,不怕臟累,挽起袖子就投入戰(zhàn)斗,那些忙碌的身影,共同構筑了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義工們充分發(fā)揮這座文明城市的主人翁意識,沐浴在“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服務精神境界里。
弘揚“戰(zhàn)臺風精神”
彭一萬(社科專家):在嘉庚精神、海堤精神、特區(qū)精神、三島精神、鼓浪嶼好八連精神等之后,經歷了“莫蘭蒂”臺風,廈門精神又有了新內涵——“戰(zhàn)臺風精神”。這個精神,具有廣泛性、草根性、自覺性、及時性的特點,是愛國愛鄉(xiāng)、開放包容、敢拼會贏、誠毅創(chuàng)業(yè)的偉大精神,特別是誠毅精神長期教化、培育的成果,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融合的。在戰(zhàn)臺風的過程中,不管是國家層面、社會層面或個人層面,都在奮力踐行,以此守護美麗家園,重建美麗家園。草根英雄們正是新時代的代表和象征,值得大力弘揚。
重塑鍛造精神品質
張有奎(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每一次的重大自然災害,不是摧垮了一個城市,就是重塑了一個城市。重塑不僅是外在的建筑物和綠化的重新布局與建設,而且是精神品質的鍛造和文化理念的提升。“莫蘭蒂”臺風雖然造成廈門外在形象的傷痕累累,但在城市精神方面,彰顯出責任、堅守和愛的可貴品質,這是我們要珍藏的寶貴財富,是廈門城市精神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此次抗御“莫蘭蒂”臺風的重要精神力量。
自強自立忘我奉獻
王福民(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廈門人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悲觀失望。他們不等不靠、自強不息,以主人翁的精神迅速投入到災后救助、重建家園的忘我奮戰(zhàn)中,凸顯出廈門城市文化的內在特質與獨特氣質。這種自強自立、忘我奉獻文化氣質,匯聚著“愛拼才會贏”的閩南地域文化精神,蘊涵著30多年來改革開放進程中形成的開拓進取精神,是當代中國社會制度優(yōu)越性的具體展現。
三社聯(lián)動自力更生
姚進忠(集美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主任):在過去幾年中,廈門以社區(qū)居委會、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lián)動”為主題主線,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和社區(qū)治理創(chuàng)新。在此次臺風災后重建工作可以明顯發(fā)現,“三社聯(lián)動”的社區(qū)治理機制呈現了其應有的生命力。災后重建的“廈門速度”背后,是日常社區(qū)治理機制的良性運行,更是廈門基層民眾自力更生、合攜合力、互幫互助的精神展示。由此觀之,自力更生、勤勞互助、不等不靠是基層社區(qū)奪取這場抗臺救災工作的階段性勝利的關鍵,更是社區(qū)災后恢復重建的主旋律。
城市精神引領未來
莊志輝(市社科聯(lián)副主席):在抗御“莫蘭蒂”臺風中,可以用以下關鍵詞進行概括:“狂風驟雨、滿目瘡痍”,“廈門速度、創(chuàng)造奇跡”,“眾志成城、大愛無疆”,“中流砥柱、擔當敬業(yè)”,“以人為本、科學理性”,“魚水情深、守望相助”,“通達厚善、平和睿智”,“公民意識、文明綻放”。這場臺風,造成了物質損失,也吹走了我們經常出現的躁動、陌生、戒備、自私、冷漠、唯利是圖,凈化滌蕩了我們的精神和心靈,留下了既有歷史傳承、又有時代精神、更有引領未來的別具本土特色和現代氣息的廈門城市精神,更留下了廈門的希望、自信和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