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廈門抗臺風"莫蘭蒂"重建家園:八大鏡頭見證廈門速度

2016-09-26 07:28:06陳煒明 易福進 盧士陽?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柳綠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居民和志愿者齊心清理倒伏樹木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煒明 易福進 盧士陽)70米/秒,那是風的速度,代表了國際通行的蒲福風力表中最高的等級17級。9月15日3時05分,臺風“莫蘭蒂”就以這樣的速度登陸廈門翔安,一夜之間將美麗的海上花園廈門摧殘得面目全非———樹倒了、墻塌了、路淹了、水停了、電停了……一夜之間,特區成了災區,而廈門的氣象史上從此有了這樣的紀錄:“莫蘭蒂”臺風是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廈門的最強臺風,也是2016年全球最強臺風。

240小時,那是時間的跨度,對于擁有600多年建城史的廈門來說,這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從9月15日到25日的這十天里,卻必將在廈門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重建家園的十天,這是眾志成城的十天,這是激情飛揚的十天:樹倒了,我們扶起來;墻塌了,我們砌起來;路淹了,我們搶通;水停了、電停了,我們修復……如果說風災過后的城市是灰暗的,那么風災過后的廈門卻在這片灰暗中展現出了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的精神底色、雙擁模范城九連冠的情感亮色。正是這一抹抹鮮亮的色彩,繪就了廈門重建家園的壯麗圖景,創造了災后重建的廈門速度、廈門奇跡!

災后第十天的夜晚,如果你徜徉在美麗的筼筜湖畔,你會看到湖濱中路橋上那一叢叢美麗的三角梅傲然綻放,遠處是靜謐的湖水和萬家燈火,這是否會讓經歷過風災的你心生感慨,就像一篇宏大的史詩中突然出現了柔美的句子,更映襯出詩中其他篇章的豪邁。

一棵棵倒下的樹重新被扶起,災后重建的工作依然繁雜,盡管新的臺風“鲇魚”正氣勢洶洶地直撲閩粵大地,但我們依然愿意回首剛走過的崢嶸歷程,點讀這一恢宏史詩中激越的篇章。因為,這是我們城市精神的寫照,這是我們眾志成城面對風雨最可貴的精神財富。

讓我們再回首,丙申年,中秋日,風雨大作———

一次黎明前的會議———

“指揮中樞”的堅強領導

9月15日5點45分,天還沒亮,位于水利大廈9樓的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燈火通明。各相關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陸續抵達,他們或卷著褲管,或濕了衣服,樣子有些“狼狽”,神情卻異常堅定,要知道,他們是冒險克服了路上的重重障礙才到達這里的。

室外的風依舊在呼嘯,暴雨依然成傾盆之勢,通宵坐鎮指揮部署防御臺風工作的時任廈門市市長裴金佳第一時間召開災后重建工作部署會。在這次黎明前召開的災后第一次工作部署會上,裴金佳第一時間通過視頻連線各區,從水、電、路等領域一一重點部署。

天蒙蒙亮時,被肆虐后的城市滿目瘡痍。裴金佳帶領相關負責人走出指揮部,從后濱路到湖濱南路,再到西林社區,現場了解災情、指導災后重建工作。

同樣在15日一早,受省委書記尤權委托,省長于偉國代表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趕來廈門,并現場指導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次日下午,省委書記尤權深入廈門受災區域,實地察看災情,指導災后恢復重建。

短短幾天里,從緊急趕赴思明、同安、翔安受災點,到相繼前往湖里、集美、海滄;從走進國家電網廈門電力調度中心、水務集團,到走進菜市場、社區、學校;從災后第一天連夜召開災后重建第二次動員會,到召開第117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出臺災后重建系列扶持政策;從現場協調解決交通突出問題,到帶頭扶正倒地樹木……親任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

裴金佳,在災后短短十天里,馬不停蹄、科學調度、指揮若定,深入災情一線指導災后恢復重建。

也正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精準指導下,在駐閩部隊、省直部門和兄弟城市源源不斷的大力支援下,全市軍民一心、干群一致、眾志成城,以強勁的決斷力、執行力、戰斗力、凝聚力,在有效防御后實現有序重建,吹響了廈門災后重建的沖鋒號。

一份“趁熱打鐵”的倡議書———

灰色災區的志愿紅

臺風過后,面對施工隊伍的招工,翔安區大宅社區居民陳永樂選擇了拒絕。一天200元的薪水并不低,陳永樂的態度卻十分堅定,“志愿服務比掙錢更有意義。”他說。

家住楓丹雅苑的陳奶奶,看到小區里到處是志愿者在清掃樹枝,馬上拿著掃把走出家門清掃。一席藍色洋裝、頭戴禮帽的陳奶奶迅速成為網紅,被贊譽為“年齡最大、顏值最高、氣質最美”的志愿者。

如果說,“莫蘭蒂”以它的洪荒之力把廈門一時吹成了“灰色”,而文明廈門,則用滿城的“志愿紅”還以顏色。

災后第二天,市委文明辦與海西晨報社聯合發出“重建家園你我行動”的倡議,全市32個品牌志愿服務隊示范帶頭,全市各文明單位率先垂范。與此同時,一份呼吁全市各界迅速行動起來的3號動員令經廈門市文明辦與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聯合發出。“莫蘭蒂”襲擊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廈門4萬多名機關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

職工,忙碌在廈門的大街小巷,分別赴島內152個社區幫助重建。

最美的風景是人。災害過后的文明行動、文明升華,盡顯一座城市的文明素養、文明積淀。正是文明城市的厚重積淀,帶來風雨中的愛心暖流;正是全市46萬多名注冊志愿者,讓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帶來瘡痍中的不等不靠。廈門,以一座城的齊心協力和自救互助,在重建家園道路上匯聚了強大的紅色力量。

一個福袋的未解之謎———

軍民魚水情的生動演繹

有一個畫面,如此唯美:忙活了一個上午的救災官兵,一臉倦容地回到位于筼筜街道仙閣社區僑建花園外的休息點,他們驚奇地發現,兩排整齊排列的軍用包上,每個都放著一個紅色的福袋,打開一看,是兩顆紅雞蛋。

有一段回憶,如此溫馨:社區居委會的湯盈盈說,她看見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悄悄地走來,小心地將一個個福袋放在了軍用包上面。

有一個謎團,至今未解:這個福袋和紅雞蛋從哪里來?這位年輕的媽媽和她的孩子又是誰?這個別具匠心的慰問行動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

不管怎樣,福袋和紅雞蛋已經成為一個充滿美感的意象,“莫蘭蒂”肆虐后,廈門軍民攜手重建家園,軍民魚水情

又有了生動的演繹。

災情就是命令,百姓的安危就是軍人的職責!風雨肆虐的時刻,解放軍武警官兵就是抵御風災的鋼鐵長城,災后重建的日子,橄欖綠就是這座城市希望的顏色。一輛輛軍車,一隊隊官兵,一張張淌滿汗水卻年輕帥氣的臉龐,年輕人在網上感嘆:秒殺韓國歐巴,最帥的還是咱子弟兵!

風雨后的軍民情,就像一顆種子,種在了老百姓的心田上,也種在了子弟兵的心田上。

一條路的“網紅”之路———

“廈門速度”的真實寫照

湖濱東路,因為一位市民隨手拍的照片成為全國網民關注的焦點,而這條路的“網紅”之路,正是重建家園“廈門速度”的真實寫照。

那是一組臺風前后的對比圖。臺風前,綠樹成蔭;臺風后,兩側種植的高大樹木慘遭蹂躪,斷枝敗葉幾乎塞滿了整條道路。人們被那定格的一瞬間震住了,“莫蘭蒂”的破壞力可見一斑。周邊的廈禾路、湖濱北路、文屏路也如叢林一般,樹木倒伏,車輛通行困難。

道路不通,如何重建家園?爭分奪秒、不等不靠!在沒有電鋸的情況下,梧村、筼筜等沿線街道的社區居民和干部紛紛拿起手鋸,切割樹木、徒手搬運,清理淤泥、砂石、垃圾。人人爭先,個個體能幾近耗盡仍堅守崗位,只為還廣大市民暢通的主干道。

湖濱東路打通了,廈禾路打通了,東浦路打通了……廈門以驚人的速度,6小時內打通了文曾路、廈禾路、東浦路、禾祥東路、后埭溪路等多條主干道路,清理了路障,保障了群眾的出行。

于是,對比照片又有了第三張,那是臺風登陸第二天清理后的湖濱東路,行道樹變了模樣,筆直的道路已非常暢通。這樣的場景,重復出現在廈門重建家園的不同角落。經過大家夜以繼日的努力,臺風災后的廈門正打通一條條大動脈。

一條微信的海量點擊———

新聞工作者的守望與堅持

有一條微信,在風雨后的廈門人手機里迅速擴散,它的題目叫《廈門!廈門!眾志成城,重建家園!》,這是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的作品。伴隨著振奮人心的音樂,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真實地反映出那個時刻廈門人內心的聲音。短時間內,400多萬的點擊率,對于這個只有300多萬常住人口的城市來說,不啻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背后,是全體新聞工作者對這座城市的守望與堅持。

風雨最大的時候,我們的記者在路上,到臺風登陸點去,到指揮中心去,到一切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把廈門人民的心聲傳達。

重建家園的時候,我們的記者在現場,訪抗災官兵,訪專家學者,訪干部群眾,還原重建家園的壯闊畫卷,傳遞重建家園的科學信息。

新聞工作者也是拼了。廈門日報社發揮集團優勢,利用現代傳播手段,旗下廈門日報、廈門晚報、海西晨報等媒體進行了近百小時的新媒體直播,而風雨中的送報員把一份份滿載著重建家園信息與新聞人深情厚誼的報紙送到讀者手中。

重建家園的路上,主流媒體力量得到彰顯。數據顯示,臺風登陸當天,廈門日報微信排名全國第七,海西晨報全國第十一,廈門晚報同樣躋身全國二十強。

一座電塔的修復———

這是匯聚八閩的大愛

10天前,一幅驚險的搶修畫面定格在市民眼中:30多米高的高壓鐵塔,3名高空“蜘蛛人”在線上匍匐前行……

“莫蘭蒂”用蠻勁推倒一座座高壓鐵塔,用暴雨澆滅一個個變電站。如今,萬家燈火又重新被點亮,這背后,搶修人員究竟付出了多少艱辛?作為電力恢復難度最大的工程,每一座高壓鐵塔重新站立,匯集了八閩的大愛。

“莫蘭蒂”正面登陸翔安,島內外大面積停電。臺風過后滿目瘡痍,島內搶修工程浩大,島外很多地方相當于重建電網,廈門電力搶修隊伍全部頂上也不夠。危難關頭,省電力公司從全省各地調來一支支搶險隊伍,最高峰時達到近7000人,加上廈門原有的搶修人員,廈門全境電網展開了萬人大會戰!9月17日,國網福建三明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完成同安地區難度最大的110千伏內梅線上一基30多米的鐵塔搶修,為廈門同安災后電網恢復啃下了一塊關鍵的硬骨頭……

在災后重建的進程中,一座高壓塔只是一個縮影,當各種援助如潮水般涌來,當援廈隊伍、資金、物資、設備等一步步到位,廈門這座有愛的城市,深切地感受到省市聯動的溫暖,患難中見真情!

一個管道工的努力———

這是最快速兌現的承諾

又是一張感動網友的照片:只見一個上身赤裸的男子,在窨井內工作,井里的水沒過他的胸口,網友親切地稱他為“泡水哥”。他叫雷光強,是水務集團海滄營業所的一名搶修人員。

為何不等排空井中的積水就開始操作呢?雷光強后來承認,最理想的搶修狀態當然是在無水的環境下進行,但自己當時急了,盡管兩臺抽水泵同時抽水,可水位就是不下降。居民小區好不容易來水,怎能又讓他們家中停水呢?于是,雷光強情急之下就下井了,先把管道里的排氣閥給修好,這樣管道才能順利排氣。排氣閥在一米多深的水下,肉眼無法看見,這一系列的動作,只能靠雷光強憑著經驗摸索、操作。

“泡水哥”的故事背景,是“莫蘭蒂”臺風對廈門供水系統的嚴重破壞,10天過去了,“泡水哥”也許只是一時的“網紅”,但作為臺風災害中千千萬萬搶修人員的一個代表,雷光強被市民記住了:那是個在平凡崗位上,用最快的搶修速度踐行保障群眾利益承諾的人。

一場沒有旗桿的升旗———

臺風中的愛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9月20日,災后第6天。在受強臺風正面襲擊的翔安區,革命詩人魯藜的家鄉內厝鎮,山村學校魯藜小學復課了。

這一天,學校還沒有電鈴,老師要用古老的敲鐘方式通知孩子們上課、集合……孩子們也在被臺風吹斷的旗桿下以特殊的形式“升國旗”。

校長陳成全說,他希望孩子們在大災中學會感恩。于是,除了升旗外,在災后第一課,同學們集體誦讀了革命詩人魯藜的《泥土》《花、歌、曠野》等作品。

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感慨,這風雨中的廈門故事、廈門精神,不正是我們攻堅克難、重建家園、繼續前進的力量之源嗎?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