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鼓浪嶼鹿礁路(恢復前后)
地點:鼓浪嶼天主堂(恢復前后)
地點:鼓浪嶼馬約翰廣場(恢復前后)
地點:鼓浪嶼音樂廳前(恢復前后)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曉波)她本是書桌前文弱的“規劃女”,卻搖身一變,成了沖鋒陷陣的“女工頭”;懷揣著對臨盆在即的妻子的愧疚,用講笑話激起的樂觀精神,開啟每一天艱辛的救災;外地趕來的救災英雄作業時受傷,商家關心他,踴躍捐款慰問……臺風過境多日,許許多多參與災后恢復重建的身影,用他們的正能量,充實著鼓浪嶼每一個角落。
9月15日,“莫蘭蒂”正面襲廈。這是1949年以來登陸閩南地區的最強臺風,孤懸海上的鼓浪嶼同樣遭受重創,市政綠化、市容面貌及旅游設施均遭到較大破壞,加之鼓浪嶼區域的特殊性,大型機械無法上島,道路狹窄曲折,災后恢復難度更甚于別處。
救援,刻不容緩!15日清晨,臺風剛剛過去,鼓浪嶼管委會立即聯合思明區政府與各駐島單位,組建了超過1000人的9支搶險隊,分片分區全力展開搶險救災;部隊在第一時間派駐上百位戰士上島支援;福州、龍巖、三明、寧德等兄弟地市也伸出援手,派出數百位專業人員、工人上島搶險;鼓浪嶼公共議事會、鼓浪嶼商家協會、鼓浪嶼家庭旅館協會等島上自治組織也迅速行動,發動從業者、居民參與救災。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鼓浪嶼生活生產的秩序基本得到恢復,除去災后第二日深夜就已基本恢復的供水和供電,到目前,全島20多條受阻道路已全部打通,30多個阻礙點也基本清理完畢;建筑排險已全面完成,并已基本完成受損評估及修繕方案,修繕工作全面鋪開;重植扶正的樹木已有1000多株,倒伏的古樹名木也依照園林專家的意見,基本完成修剪、支護及圍擋處理。
后續的重建工作仍在緊張開展中,今天,讓我們通過講述下面這些鼓浪嶼工作者十來個日夜的奮斗,感受他們所代表的群體不一般的毅力與擔當。
“女漢子”沖在第一線
規劃女成了“女工頭”
一夜之間,鼓浪嶼管委會規劃處的王婧成了名副其實的“女工頭”。
“跟我來!”“莫蘭蒂”臺風登陸過后的一大早,王婧戴上草帽,套上工作手套,操起鐵鍬,領著六十來號人,大步流星走上街頭,承擔起面積大、任務重、清理難、排險難度大的幾個重點區域。這位“女工頭”每天天黑最后一組收工,嗓子啞了,她還在堅持;衣服濕了,換上繼續干。她說救災很辛苦,但是因為有并肩作戰的部隊、志愿者和兄弟單位同志們勠力同心,她心懷感激并充滿信心。
怕孩子哭鬧提前離家
救援隊伍上千號人的后勤保障重擔,落在管委會一群“娘子軍”身上。
林麗珍,管委會財務處的一員。長期跟數字打交道的她,看著臺風肆虐過后滿目瘡痍的家園,壓住心疼,撂下一句“我是老鼓浪嶼人!”就卷起袖子,加入后勤保障隊伍。
她跟同組的年輕人說,她住在島上,早上的早飯,她來負責。9月15日,近千名救災重建的武警戰士、志愿者和相關單位的力量迅速上島,16日清晨5點半,麗珍姐的身影就出現在鋼琴碼頭,參與救援人員餐食的準備。
臺風前一天,天才蒙蒙亮,市場處的蘇小晶趁小女兒還沒睡醒,背著行李就出門了,她說要做好駐島的準備,但家里孩子看著她背行李肯定要哭鬧。十一天來,為了分發物資,她把嗓子都喊啞了,卻依舊堅持奔波在各個重點區域協調分發。
還有帶病上陣的羅海琳、手工制作分組標識牌讓千份餐食分發更有序的林旭虹、推著手推車沖鋒在未打通的道路送飯的陳志燕……“娘子軍”的笑容,跟早晨的太陽一起迎接每一個上島準備工作的同事,讓臺風過后的琴島添了幾分暖心。
懷胎九月仍堅守
11天中,救災人員的微信群、朋友圈,被許多上島搶險救災的感人畫面刷屏著,鼓舞著大家鉚足勁繼續奮戰。
這些充滿力量的文字、圖片,很大一部分由管委會辦公室的年輕干部尹尋制作。從素材采集、照片篩選、文字編輯到排版成文,每個環節都需要花費很多心思。其實,尹尋是一位已經懷胎九個月的準媽媽,即便如此,為了通過網絡平臺向大家傳遞正能量、助力救災,她一直堅守崗位,本應如期參加的產檢項目,也因工作沖突延遲了一次又一次。
留存“樹橋”見證創傷
救災之際,園林搶險、環衛保潔的壓力可想而知。作為一線部門,思明區市政園林局一共派駐了498名工人上島救災,早上7點集結,晚上7點再碰頭,夜以繼日堅持至今,成為救災中最醒目的群體之一。
人稱“女漢子”的副局長鄭葵陽同樣沒有給自己例外的待遇,每天都與同伴們并肩作戰。對她來說,辛苦不怕,最揪心的是島上居民的安全出行和16株古樹名木的保護如何兼顧。前兩天,鼓浪嶼公共議事會反映,八卦樓對面有棵木棉樹,形成一個“樹橋”,見證臺風“莫蘭蒂”給鼓浪嶼造成的創傷,希望保留。思明區市政園林局迅速請來園林專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保留這個“樹橋”,成為居民心中的“新景點”。
?
人力運輸
在琴島上,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運輸基本靠人工。修整后的樹干樹枝,都要靠板車工人運到指定的地點?! ?/p>
?
潔凈家園
琴島大樹不少,倒伏的大樹,枝繁葉茂,清理起來格外費勁。工作人員不怕苦與累,積極投入潔凈家園的勞動中。
“老兵”輕傷不下火線
“兄弟連”巡查全島
孫家穩、陳軼、甘斌,這組來自管委會管理處的“兄弟連”承擔起全島安全巡查工作,從臺風過境的第二天起,他們每天帶領10名巡查員對全島邊坡、塌方、內部下陷、房屋垮塌等安全隱患地帶進行巡查,設置安全警戒線、懸掛警示牌,及時更新信息。11天來,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巡著,上上下下的坡路,走了200公里。
巡查得以順暢進行,背后離不開信息渠道的暢通。臺風過境不久,鼓浪嶼遺產監測管理中心立刻全面動員,啟動全島信息化系統的巡檢搶修和遺產點受損情況的監測工作,對全島網絡鏈路進行鏈路分析和連通性測試,恢復丟失的數據,還迅速搶救恢復了一批在臺風中受損的攝像頭,為“兄弟連”的安全巡查提供充分保障。
油鋸在手 “霸氣”我有
鄢仁遂,近年借調到鼓浪嶼的一名軍轉干部。因為這次臺風救災,島上的年輕一輩給他“封”了個名號:霸氣的老鄢。
救災伊始,年近五旬的老鄢油鋸在手,身先士卒,像小伙子一樣“嗖”地躥上倒伏的大樹,沒有任何安全保障,讓組員們捏了一把汗。但老鄢反過來安撫大家,說自己有經驗,不容易受傷。
剛開始沒有吊車,扶正倒伏的樹木只能靠人力,老鄢指揮著現場的組員們站好位,大家喊著整齊的號子,扶起一棵棵樹?!斑@就是我們的老鄢,頗有不向天公低頭霸氣的老鄢!”同組年輕人在朋友圈中的感嘆被大家爭相點贊,“霸氣的老鄢”這一名號就這么流傳開了。
講笑話解憂 開始一天的救災
一年前從建發集團到鼓浪嶼管委會財務處掛職的姜大勇,人緣好脾氣好,整天呵呵地笑著。他的救災每一天,是從講笑話開始的。問他今天的任務是什么,他回答:“就是砍樹啊,請叫我合格的搬運工!”
從復興路到鋼琴碼頭、從三丘田到內厝澳,從災后的滿目瘡痍到恢復整潔干凈,“搬運工”大勇跟著組員們一路工作,用實際行動創造了“鼓浪嶼速度”。收工吃飯時,大勇也不忘打趣激勵斗志:“不要看我減肥效果不是特別明顯,但體力變得可好了,現在一口氣爬十幾層樓都不帶喘氣的!”
就是這么一位用樂觀精神激勵著救災同伴的小伙子,也有他心酸的一面。連續幾天沒回家,夜里安靜下來的時候,他總會想到家里即將臨盆的妻子,感到有些愧疚。但他也說,正是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讓他與鼓浪嶼有了更多故事,留著慢慢說給出生后的孩子聽。
沉默老兵 辟出搶險通道
對于鼓浪嶼游覽區管理處游客中心夜間值班員“老兵”黃木養來說,鼓浪嶼就是他的“前線”——遠離家人、親戚和朋友,一晃,他在這個小島安靜的夜里,默默堅守了16年。
平日為人低調、沉默寡言的黃木養,卻在這次救災中徹底“爆發”:臺風剛過,黃木養靠著自己的力量清除障礙,為前來三丘田游客中心搶險的同事們開辟了一條安全的進門通道,緊接著,他還憑借當年戰場上的豐富經驗,引領同事有序開展災后自救。
在清理皓月園時,黃木養不慎被蒲葵的樹葉扎傷,鮮血直流,然而他輕傷不下火線,依舊堅守在救災第一線——回憶起那時的情形,黃木養卻忘了自己的堅韌,只記得“同行的可愛的同事們,第一時間找來消毒棉棒和創可貼,堅持幫我做了簡單處理,很謝謝他們啊?!?/p>
志愿者外援出大力
67歲志愿者 沖在一線清樹枝
由鼓浪嶼居民、商家、工作人員組成的多支“本土”志愿者隊伍夜以繼日參與救災,來自廈門島的其他志愿者隊伍也頻頻上島貢獻力量。藍永生正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員。這位獲得過2009-2010年度“廈門市優秀志愿者”稱號的老先生盡管已經67歲,腿腳也不太方便,可是看到家鄉鼓浪嶼遭重創,毅然每日坐渡船,加入到救災一線,奔走在日光巖、琴園一帶,和大家一道清理斷枝,協助清運垃圾。一直奮斗到昨日,老藍才暫時停歇下來。
講到志愿者,不得不提到今年三月從思明區委文明辦借調到鼓浪嶼管委會文明辦的徐毅宏。半年來,不論是志愿者的招募、培訓還是活動組織,處處都有他的身影,這輪救災更不例外,為了協調好每日上島救災及引導游客的多批志愿者,小徐每天7點就開工,中午午休30分鐘,忙到晚上8點才能回家,然而回家后,他又要開始安排第二天的志愿服務行程。雖然這樣連軸轉了十來天,但小徐總是一臉燦爛的微笑,他說,走在鼓浪嶼大街小巷里,經常有志愿者打招呼,雖然忙,卻很充實,這種感覺著實美妙。
外援受傷 他們踴躍捐款
鼓浪嶼的救災中,福州、龍巖、三明、寧德等兄弟地市同樣伸出援手,連夜派出上百位專業人員、工人,攜帶著油鋸、發電機,上島參與災后重建。
27歲的寧德籍青年鐘輝清正是其中一員——作為福建省住建廳緊急協調從福州派出的林業工人之一,他參與了鼓浪嶼上百株倒伏大樹的清理以及樹木折枝的高空排險。由于長時間堅持作戰,鐘輝清在疲勞中不慎從高處墜落,造成胸椎骨折,目前正接受治療。
聽聞這一消息,鼓浪嶼商家協會與鼓浪嶼家庭旅館協會立刻派代表,帶著數萬元慰問款前往醫院慰問鐘輝清,助他治療康復??耧L無情,琴島有愛,鼓浪嶼商家協會秘書長牛福泳說,這次臺風,島上商家也都有大大小小的損失,但重建家園的心情同樣迫切,不僅自發組織志愿隊伍投入一線救災,還為其他救災人員提供大量餐食、住宿和給養物資方便,這次聽說參與救災的隊員受傷,大家都十分牽掛,毫不猶豫慷慨解囊,第一時間表達捐款慰問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