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峰教授“論道”文創產業發展。
非遺民間手工藝傳承人在現場進行老手藝展示。
廈門日報訊 (記者 郭筱淳 圖/聯發集團提供)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廈門特區發祥地——湖里涌動著文創熱潮,流動著濃濃文化味。由湖里區政府主辦,湖里區委宣傳部、聯發集團、廈門時代空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攜手承辦的聯發2016“文創產業與城市更新”活動周在華美空間文創園啟幕:“生活美學與民藝復興”論壇、老手藝生活美學展、文創大講堂以及華美文創之旅四大主題活動精彩上演,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聯合國親善大使、著名音樂藝術家、《看見造物》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朱哲琴,北大哲學系教授、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北大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陳少峰等業界“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把脈文創產業發展之路。
然而,當一場文化盛宴散席后,我們更應該盤點它為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透視本次活動周,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政府、實力派國企,還是文創界精英正共同發力,推動湖里乃至廈門的文創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新高度。而在文創產業的引領下,湖里區加快產業轉型步伐,由聯發華美空間、海峽建筑設計等多園區組成的創意產業園正不斷釋放出“乘級效應”。
人氣爆棚
上萬市民和精英深度參與
一場高端美學論壇、三場深度文創講堂、五種閩南老手藝展覽、15個商家共同開啟文創之旅……可以說,文創周系列活動中,無論市民游客,還是文創精英都能深度融入,感受文化的魅力、點燃文創的激情。高規格的論壇、講堂更吸引市、區相關領導干部的熱情參與,他們中很多人都全程聆聽、全程記錄,受益匪淺。
通過時尚、藝術、設計等元素的融合、對話,共同探討文創發展之路,為湖里以及廈門城市更新提供新啟示,注入新動力——這是主辦方、承辦方舉辦這次活動的初衷。于是,活動周特別邀請文創界、時尚界等各路“大咖”現場論道、支招。開幕式上,朱哲琴、曾鳳飛等五位專家的文化與美學深度對話現場座無虛席,連過道和走廊都擠滿了觀眾,線上更有超過2萬人觀看了現場直播。閉幕式上,陳少峰教授變身“創業導師”,妙語連珠為文創發展開“藥方”。活動現場,很多從事文創事業的企業家和精英大呼過癮。“聽完講座豁然開朗,更堅定我們從事文創事業的信心,期待這樣有分量、有干貨的講堂能夠常態化舉辦!” D.HOUSE負責人張瑋由衷地說。
對于廣大市民和游客而言,活動周更成為國慶節期間深度體驗文創與生活美學的好去處,“華美文創之旅”和“老手藝”生活美學展包含有民間手工藝精品展、創意樹枝展、陶藝制作、香薰制作、咖啡教程培訓以及吃喝玩樂等一系列豐富活動。“這個國慶節,我幾乎就是在湖里華美空間文創園度過的,全程感受文化與創意的魅力。”市民陳小姐說。
前景無限
文創園區遍地開花
釋放出“乘級效應”
“本次活動周是對特區建設35周年的一次深情致敬,是對特區發祥地華麗轉身的一次美好展望。”湖里區相關領導表示,當前,湖里區正把老工業區的轉型定位為“創意產業園區”,這是湖里區因應廈門產業轉型、社會轉型、城市轉型的主動作為,并特別重視高位高端,名家名企,跨界融合,力爭建成廈門的“城市文化體驗中心”。
事實上,短短幾年里,湖里區政府與聯發集團聯手推動,讓越來越多老廠房實現“華麗變身”,成為充滿文藝氣息的產業園區。聯發華美空間文創園是湖里老工業區轉型升級的一個閃亮坐標,它承載著“特區再出發”的使命,集時尚秀場、時尚展示與發布、藝術創作與交流、創意設計與辦公等功能為一體,打造出一個南中國規模最大、極具格調的時尚設計中心,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城市更新、推動產業升級。
而以華美空間為原點,越來越多的老舊廠房將加入蛻變行列,聯發海峽建筑設計文創園匯聚上百位兩岸設計師,創造上億元產值;聯發持有廈華電子的老工業廠房也正在釀出“新生”,項目將承接自貿試驗區的“溢出效應”,強化對外交流窗口作用,打造“國際范”十足的時尚文創園區——聯發文創口岸,目前園區正積極招商,即將揭幕。“我們肩負著老工業區轉型升級的使命,努力為廈門打造新形象、新亮點。”聯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聯發持有超過10萬平方米的文創產業園區,構筑起湖里乃至廈門的新興“文創產業圈”。今后,聯發集團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文創園區運營模式,進一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氣質。
【觀點】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
文創產業
是“三好”產業
70%好玩+20%好看+10%好用=100%文創,“好玩的”是產品的核心層,“好看的”屬于中間層,需要用故事來帶動,而營銷、廣告則屬于“好用的”。“三好”也決定了未來文創發展必須要依靠互聯網營銷來做強、做大。對于福建而言,廈門是文創基因最好的城市,這里有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那么廈門發展文創產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育擁有互聯網思維的大企業。
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政府、實力國企以及成長型企業聯手、共同發力,把文創園區打造成“創意+創業+創業投資+創業輔導”四創基地,不斷給有發展潛力的、成長型的文創企業“輸血”。其中,“文化金融”將發揮出杠桿的作用,我建議政府把原先用于補貼的企業的資金轉為補貼銀行,作為文化產業金融風險長投的補貼,那么銀行就有可能用1億元的資金撬動5億元的文創產業融資,解決文創產業缺乏資金的問題。與此同時,文創企業家培養也應該納入政府培養人才計劃中,讓創業者真正成為企業家,他們將才是推動文創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