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時政 > 正文

廈門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

2016-10-19 09:23:00?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文潔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裴金佳代表十一屆市委作報告。(本報記者王火炎攝)

(2016年10月12日)

裴 金 佳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廈門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過去五年的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直接領導和參與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初期的改革開放實踐,主持制定《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2002年6月深入廈門調研,作出加快跨島發展的重要指示,明確了提升本島與拓展海灣相結合、城市轉型與經濟轉型相結合、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相結合、突顯城市特色與保護海灣生態相結合的戰略思路;2010年9月來廈考察,指示廈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各項改革,以更寬的視野擴大對外開放,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歷屆市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牢記使命、接續奮斗,開創了廈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廈門改革發展承前啟后、成果豐碩的五年。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和我市實施綜合配套改革、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重大戰略機遇,大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加快跨島發展,建

設美麗廈門,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績,較好發揮了經濟特區的排頭兵作用。

(一)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強化創新驅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預計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3730億元,五年年均遞增9.2%;人均生產總值9.6萬元;財政總收入1100億元左右,年均遞增11%左右;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7:42.1:57.2。產業集群效應加快顯現,平板顯示、金融服務、旅游會展等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現代服務業成為主導產業之一,名列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復評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至3%以上。實施“海納百川”計劃,集聚了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預計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80億元,年均遞增14.6%,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二)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30項改革舉措屬全國首創,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高。率先推進“多規合一”、商事登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社區治理、分級診療等重大改革,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創新經驗。全方位推進對外開放,預計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97億美元,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5位。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資五年增長3倍多。扎實推進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城市國際化水平持續提升。

(三)跨島發展縱深推進。制定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加快,“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島內城區功能品質進一步優化,鼓浪嶼整治提升成效顯著,申遺工作進展順利。集美新城、海滄新城初步形成集聚態勢,環東海域東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馬鑾灣新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小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扎實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廈漳跨海大橋、龍廈鐵路、廈深鐵路等重大工程,軌道交通、翔安機場、“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等交通體系建設快速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步伐加快,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上升至全球第16位。廈漳泉龍同城化持續拓展,實施同城化項目46項,其中20項已完成。

(四)對臺戰略支點作用更加突顯。深入實施綜合配套改革,“一區三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對臺跨境人民幣業務等90多項創新舉措率先實施。預計五年累計實際利用臺資17億美元,廈金“小三通”旅客量近800萬人次,進口臺灣水果、跨境電商、海運快件業務、赴臺投資規模居大陸前列,廈門作為兩岸同胞往來的樞紐城市地位更加突顯。海峽論壇、臺交會、文博會、樂活節等40多項重大活動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知名品牌。加強鎮街、社區和各領域交流,兩岸共同溫馨家園建設取得新進展。

(五)民生保障顯著加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9%和10%。累計新增城鎮就業90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7萬人。率先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國家認定,率先實現大病醫保城鄉全覆蓋,率先構建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實現城鄉低保標準全市統一,基本建成全民社保城市,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市,婦女兒童、計生、養老、殘疾人保障等事業加快發展,市民公共服務滿意度位居全國第三。深入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全國社區治理創新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認真做好精準幫扶脫貧工作,積極推進東西部幫扶協作和省內掛鉤幫扶,有效促進共同發展。率先實施生態控制線制度,空氣質量穩居全國前列,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市。

(六)民主法治建設扎實推進。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積極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責,監督“一府兩院”及重大事項決策等職能不斷加強;積極支持市政協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等工作富有成效。積極推進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合作共事,港澳臺僑、民族宗教和外事工作取得新成績,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發揮。致力建設法治中國典范城市,推動制定了一批在全國具有引領作用的地方性法規,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穩步推進司法改革,獲評全國法治城市創建先進市。平安廈門建設持續深化,社會保持安定和諧,榮獲全國綜治“長安杯”。

(七)從嚴治黨持續加強。堅決貫徹中央全面從嚴治黨部署,按照省委“五抓五看”要求,制定落實“兩個責任”的具體意見和責任追究細則,自覺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持之以恒抓好理論武裝,廣泛開展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大學習、大討論,進一步凝聚了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強大合力。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順利完成區、鎮黨委換屆,班子結構和隊伍素質進一步優化。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扎實推進“黨建富民強村”工程,加強薄弱村居整治和基層黨建創新,全國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座談會在我市召開,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加強。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重要成果,大力整治“四風”,干部作風明顯改善。實施領導干部治庸問責辦法,寬容改革失誤,鼓勵擔當有為。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新立案1306件(其中大案286件、要案163件),結案1370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242人,風清氣正、干凈干事的氛圍更加濃厚。

同志們!面對今年來全球最強、也是1949年以來登陸閩南的最強臺風“莫蘭蒂”的正面襲擊,全市黨政軍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在全省大力支持下,抗御和災后重建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讓世界看到了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廈門。這是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和雙擁模范城“九連冠”創建成果的集中展現和高度升華,是全市人民勇往直前、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必將成為激勵我們自強不息、開創更加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支撐!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歷屆市委工作的基礎上,全市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十一屆市委,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向駐廈中直省直單位,向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廈部隊,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廈門建設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五年工作實踐啟示我們:做好廈門工作,必須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在大局下行動、在探索中奮進,切實擔當起國家和時代賦予的戰略使命;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努力實現速度、結構、質量、環境的協調發展;必須堅持敢闖敢試、爭創一流,主動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讓改革開放成為經濟特區的最鮮明特質、最顯著優勢;必須堅持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為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二產偏小、三產偏慢,龍頭企業不多、帶動力不足,生產性投入比例偏低,經濟發展后勁和創新驅動能力有待增強;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經濟特區先行先試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島內外發展不平衡仍較突出,中心城市功能品質有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與群眾期待還有差距,教育、醫療、交通、住房等民生保障需進一步改善,社會和諧穩定面臨新矛盾新挑戰;有些黨員干部不敢擔當、回避矛盾,干事創業的激情沖勁不足,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有待提高;少數黨組織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四風”現象明顯收斂但未完全消除,個別黨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造成不良影響。這些問題,我們都必須下大力氣解決,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今后五年的目標和任務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我市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創發展新局面的關鍵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縱觀全局,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新的突破;我國發展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成為貫穿發展全局的大邏輯。環顧兄弟城市,經濟發展的區域和產業分化加劇,新的競爭格局正在重塑。立足我省,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的利好政策疊加,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已成為全省的一致行動。走過了35年光輝歷程的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的基礎更好、實力更強,但改革攻堅期、動力轉換期、轉型碰撞期交匯疊加,發展的創造性、協調性要求更高。我們要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開拓進取、奮勇爭先,努力把廈門的宏偉事業推向前進,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今后五年,我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強化“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以加快跨島發展為抓手,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以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為保障,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今后五年,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和人類發展指數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基本形成以創新驅動為主引擎的發展動力機制,形成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再上新臺階,經濟特區的體制機制更趨完善,營商環境、城市國際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跨島發展再上新臺階,島內外一體化和廈漳泉龍同城化形成新格局,城市競爭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再上新臺階,人居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人民生活再上新臺階,建成城鄉一體、全國領先的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今后五年,我們的戰略核心,就是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這是廈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發揮經濟特區服務全局作用的具體行動,更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內在要求。廈門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方面相對均衡,協同推進五大發展綜合優勢明顯,完全有條件、更有責任通過不懈努力,在全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主動作為,不斷創新發展的思路舉措,奮力開辟發展的新境界。

(一)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大力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發展壯大,加快智能控制、工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鼓勵行業骨干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組建研發平臺和創新戰略聯盟,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生態環境,鼓勵發展風投、創投、私募基金等產業資本,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金融支撐體系。引導建設眾創空間和創客基地,引進一批高水平的運營主體,建立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把廈門建成創業創新的熱土。

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深入實施千億產業鏈(群)培育工程,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的產業增長支柱,打造海峽西岸強大的高端制造業高地和最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施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產業基金作用,推進與中科院共建廈門微電子工程學院,打造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軟件動漫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抓緊布局石墨烯、碳化硅等未來產業,積極搶占海洋高新技術等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先機。推動現代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著力打造金融商務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全域旅游示范市、國際會展名城,做精做優會計、法律、信息評估等中介服務業。拓展產業載體平臺,推進“新城+基地+眾創”發展模式,加快建設同安、翔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丙洲、美峰現代服務業基地,繼續推進軟件園三期、生物醫藥港、國際郵輪母港、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強化招商引資,重點瞄準世界500強、大型央企、民營旗艦式企業,針對產業高端和關鍵環節,引進一批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龍頭項目。加快培育高成長性企業,推動現有企業增資擴產,重點跟蹤服務33家未來三年有條件上市、市值可達百億元以上的成長型企業。加快傳統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做強做大。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落實中央“三去一降一補”部署,突出在降成本、補短板上下功夫,著力優化要素配置,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靈活性。深入實施“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嚴格執行涉企收費清單,加強惠企政策兌現和效果評估,大刀闊斧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注重加強生產性投資,著力補齊產業平臺、工業技改、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服務等領域短板,切實擴大有效投資。主動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加強信息消費、旅游休閑、綠色環保、家政服務、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商品和服務供給。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完善運作機制,提升業務協同平臺功能。支持國有企業做優做強,深化國企國資市場化改革,促進國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非公經濟做大總量、做強鏈條、做優結構。

建立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科技多元化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等機制,構建城市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力爭到2020年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創建國家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強化財政性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支持中小微科技企業創新創業。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創業服務保障體系,大力引進產業領軍人才、科技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特區。

(二)大力推進協調發展,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質

加快推進跨島發展。科學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布局,拓展優化“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空間格局,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一步提升島內外一體化水平。島內要圍繞增強承載力、提高宜居度,切實控制開發強度,降低建設密度,提升環境品質,增強高端服務功能。大力保護風景名勝、風貌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強化鼓浪嶼綜合整治與保護管理,加快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延續城市文脈,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島外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全面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加快開發環東海域東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馬鑾灣新城,完善集美新城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盡快形成新的發展極。建設特色小城鎮,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增強城市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建成總里程達265公里的6條地鐵線,建成翔安機場,基本建成“兩環八射”快速路網和新城、產業基地主路網,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構筑現代化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完善覆蓋城鄉的供水供電供氣、防洪排澇、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體系,建設一批市政綜合管廊。加強災害預警預報,推進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增強城市防抗各類災害的能力。建設智慧城市,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體系,加速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高標準建設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智能化水平。

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廈漳泉龍同城化進程,加強城鄉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對接聯動,建設“1小時交通圈”,形成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大都市區新格局。建立區域產業合作市場化促進機制,推進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廈門泉州經濟合作區建設,深化閩西南五市、閩粵贛十三市合作。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認真做好對口支援新疆、西藏、寧夏、甘肅等工作。

同心鑄造城市文明品牌。文明作為廈門的精神底色,歷經時間檢驗而愈加光彩奪目,是全體廈門人共同的驕傲,需要我們倍加呵護。要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成果,把共同締造行動與深化文明創建緊密融合,著力完善機制、豐富內涵,提升品牌示范效應。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理念和手段,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鞏固發展向上向善、和諧健康的城市文化。進一步提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實效,完善社會誠信體系,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支持文藝精品創作,推動閩南文化創造性傳承發展,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持續提升雙擁共建水平,建設軍政軍民團結的標桿城市。

(三)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深入實施生態市戰略,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生態控制線制度,加強生態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系統平衡和生物多樣性。持續改善水資源環境,推進九龍江、廈門灣水環境治理,完成島外9條小流域綜合治理,提高飲用水質量標準。加強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揚塵、油煙等污染整治,確保空氣質量位居全國前列。加強公園、綠道、立體綠化建設,提升界邊、山邊、路邊、水邊景觀,塑造花園式城鄉社區空間環境,喚醒田園鄉愁。加快災后綠化美化恢復提升,再建一批社區公園和步行道。高標準建設國家海綿城市,建好一批城市“綠肺”和生態濕地。建設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完善海洋環境監督機制,提升海岸帶綜合管理水平。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突出以產業轉型升級和節能降耗減排為導向,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增強綠色發展競爭力。構建綠色產業結構,加強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嚴格執行環境準入條件,形成園區循環經濟發展體系。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和節能低碳產品,鼓勵發展綠色交通、綠色建筑。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形成全民參與綠色發展的良好格局。

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實施城鄉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一體化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建立健全污染企業停產治理、淘汰退出機制,完善環境風險評估和生態補償機制,建設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平臺,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目標。

(四)大力推進開放發展,打造服務全局的戰略支點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決定開放度和競爭力。繼續實施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把行政服務效率提高到國際一流水平。優化市場環境,力爭在市場準入、市場服務、社會信用、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強社會環境建設,力爭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務、文化融合等方面形成與國際接軌的體制機制。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積極爭取承辦國際高端會議展覽、頂級賽事,完善國際化的學校、醫院、社區等服務配套環境,吸引更多跨國公司、國際高端人才集聚。

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強改革的試驗探索和系統集成,努力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重點挖掘商事制度、貿易監管、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改革潛力,努力建設集貿易、投資、金融、科創的開放與創新為一體的綜合改革區。對標國際經貿通行規則,率先試驗共性難點、焦點問題,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深化“單一窗口”、證照分離等改革創新,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職能再造區。加快發展壯大航空維修、融資租賃等優勢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價值鏈體系,構筑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為參與更高水平的國際競爭合作創造新經驗。

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升與沿線國家、地區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水平。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增辟國際航線,放大中歐(廈門)班列的輻射牽引作用,建設“一帶一路”無縫對接的海陸空交通樞紐。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健全雙向投資促進體系,建設經貿合作樞紐。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培育一批新型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積極引進跨國公司、金融機構來廈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機構,支持企業開展跨國、跨地區布局。發揮華人華僑傳統優勢,大力弘揚嘉庚精神,深入開展與“海絲”沿線的文化交流活動,加強與東盟的海洋領域合作,建設人文交流樞紐。

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把握兩岸形勢新變化,深化綜合配套改革,再造臺商投資區新優勢,提升兩岸融合發展的層次和實效。促進產業深度融合,加快“一區三中心”建設,深化廈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產業對接合作。促進文化深度融合,以閩南文化為紐帶,全面深化兩岸教育、衛生、體育、社區等交流合作,持續辦好海峽論壇。促進同胞情感深度融合,創新臺胞服務保障機制,建設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使廈門成為臺胞在大陸創業就業最活躍、居住生活最舒心的城市。

(五)大力推進共享發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多渠道促進就業增收。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以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落實人才培養與就業技能培訓計劃,實現產業轉型與促進就業同步提升。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民營經濟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對低收入人群的就業幫扶,拓展城鄉居民增收渠道。支持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創新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機制,健全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生產協作和利益分配機制,高度重視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轉產轉業,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支持用好集體發展用地,有效增加農民經營性、財產性收入。

構建城鄉一體全國領先的公共服務體系。按照覆蓋全體市民、覆蓋市民全生命周期、覆蓋公共服務全領域的目標,優化公共財政支出結構和投入機制,加大對島外農村傾斜支持力度,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基礎教育公平、優質、均衡發展,優先保障學校建設用地,五年新增中小學學位10萬個,打造一批特色校、品牌校,重視發展繼續教育,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更緊密融合。建設健康廈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分級診療體系和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和產業園建設試點工作。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文化資源向島外和基層社區傾斜,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城市和文化產業發展先進城市。推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停車場建設,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切實緩解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實行居住證制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構筑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網。健全住房政策體系,強化對房地產市場的合理調控,加大公租房建設供給力度,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著力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突出抓好底線民生,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等保險覆蓋面,健全城鄉低保動態調整機制,建立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與物價上漲幅度掛鉤機制。加強對困難群眾的精準幫扶,重視發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和殘疾人事業。

建設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全面建設法治廈門,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動率先建成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推進平安廈門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應急處置、多元化糾紛解決等機制,及時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依法嚴密防范和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暴力恐怖和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推動管理服務重心下移、質量提升。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領域隱患排查,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強化日常監管執法,全過程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構建統一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臺,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機制,完善重大活動安保體系,增強城市抗風險能力。

為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著力提高管黨治黨能力和水平,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推向前進。

(一)強化思想建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實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創新黨內教育常態化方式,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穩固高校、社科、新聞、網絡等思想陣地,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話語權。

(二)強化隊伍建設,著力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堅持把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作為加強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加強精準化專業培訓和實踐鍛煉,切實提高各級干部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各級領導班子的執行力戰斗力。堅持好干部標準和正確用人導向,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注重在一線鍛煉、檢驗和發現干部,切實選好用好管好干部。健全工作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支持敢于擔當的干部,推動各級干部煥發激情、敢于負責、攻堅克難。繼續弘揚在抗御超強臺風中展現出來的昂揚精神,進一步提振精氣神、提高執行力。深化效能建設,全面推行“馬上就辦”,狠抓工作落實。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完善干部管理機制,推進從嚴管理常態化。大力培養使用年輕干部,重視選拔女干部、黨外干部,合理使用各年齡段干部,充分發揮老干部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的作用。

(三)強化整體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嚴格落實黨委(黨組)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完善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機制,進一步鞏固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加強村居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黨員進社區活動,加快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服務格局。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嚴格發展黨員程序標準,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切實提高黨員隊伍質量。鞏固園區黨建成果,加強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統籌推進農村、機關、國企、學校等領域黨建工作,努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四)強化正風肅紀,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嚴格落實黨章、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督促黨員干部切實尊崇黨章、遵循制度、遵守黨紀。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三嚴三實”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深刻吸取個別領導干部腐敗案件教訓,重視抓早抓小,切實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權力運行監督約束,創新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市、區委巡察工作機制,加大對一把手監督,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決懲治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

(五)強化制度治黨,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地方黨委工作條例,不斷完善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充分發揮全委會作用,落實好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建設新型智庫,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進一步加強黨對人大、政協工作的領導,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監督權,保障人大對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和人事任免權;支持人民政協依法依章程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不斷提高協商民主的成效和水平。支持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推動群團工作改革創新,增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加強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扎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廣泛凝聚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不斷鞏固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同志們,偉大的事業召喚著我們,宏偉的藍圖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而努力奮斗!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