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擁有“萬國建筑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鄉”、“海上花園”的美譽,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會于此,閩南文化與殖民文化共融于此。這座僅有1.8平方公里的島嶼,見證了歷史變幻的滄桑歲月,也孕育了一批知名的作家、詩人、學者和音樂家。 此次詩歌節的舉辦,旨在以詩歌為載體,促成一次東西方、兩岸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是一次讓全世界認識鼓浪嶼的絕佳契機,目前,鼓浪嶼正處于“申遺”階段。舉辦詩歌節無疑為其文化底蘊添上一層詩歌的色彩,更好地助力“申遺”。 本屆詩歌節活動將持續到24日,其間將舉辦一系列的論壇講座等主題活動。詩人們將在鼓浪嶼“申遺”景點、曾厝垵、同安朱子學院、“最美鄉村”大溪山等地進行采風考察,更深入地認識廈門,并將所看所思所感凝結成詩歌,在24日的閉幕式上,詩人將吟誦在詩歌節期間創作的關于鼓浪嶼的詩,成為鼓浪嶼永恒的詩意符號。 最期待 舒婷北島將詩意重逢首聚琴島 這是一場詩意的邂逅,也是當代詩壇留下一段佳話的時刻。在聞名遐邇的鼓浪嶼島上,兩位著名詩人,朦朧詩代表人物——舒婷與北島,借鼓浪嶼詩歌節將促成“詩意”重逢。 媒體萬分期待的兩位詩人同場場景,昨晚還沒有出現。因為臺風原因,北島昨天未能現身,預計將在今天抵達廈門。 提到舒婷,許多人一定會想到那首經典的《致橡樹》:“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作為鼓浪嶼的女兒,舒婷一直居住在鼓浪嶼,也正是在這里,她寫下了《致橡樹》,可以說,鼓浪嶼是其詩歌創作的源泉。 對北島而言,詩歌《一切》:“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云”,曾以振聾發聵的聲音喊出了一代人的困惑與反抗。2007年北島受邀執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并致力于詩歌教育,先后發起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給孩子的詩》等活動。 兩位當代著名詩人,30年前,他們沖破特殊時代文學藝術的長期禁錮,開創了朦朧詩的藝術道路,被譽為“北島南舒”。《一切》與《這也是一切》的詩歌對話,更是成為朦朧詩史上的經典。然而作為多年好友,北島卻從未踏足過舒婷的家鄉廈門,此次聚首在當代詩壇可謂意義非凡。 最“中國” 印度詩人一口標準普通話 印度詩人墨普德操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可算個“中國通”了。 他是尼赫魯大學教授,也是中國與東南亞中心主任。他多次來華參加中國重大文化項目,將許多中國詩歌譯成孟加拉文、國語印地文和英語。他還翻譯魯迅詩集、艾青詩集、毛澤東詩詞全集,2014獲“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第一次來廈門的他,對鼓浪嶼贊不絕口。他說:“廈門有山有海,又有悠久的歷史,還保留很多建筑遺跡,是個好地方。對詩人而言,的確非常適合創作。”談到在廈門再次見到舒婷,墨普德表示很高興。他表示,他跟舒婷1月份在新德里會見過,在國際書展上也碰面過。舒婷的不少好詩,他也都有翻譯過,所以也算是在廈門見到老友了。 |
相關閱讀:
- [ 10-21]寧德師院舉辦經典詩文朗誦大賽 原創詩歌感動觀眾
- [ 10-18]鳳凰·鼓浪嶼詩歌節周五開啟 詩歌與音樂悄然邂逅
- [ 10-16]廈門:魯藜小學“放牛班的孩子” 用詩歌放飛夢想
- [ 10-14]兩岸“漂母杯”散文詩歌大賽臺北頒獎
- [ 10-13]三明舉辦“憶長征、跟黨走、奔小康”詩歌朗誦會
- [ 10-03]集美區志愿者誦讀原創詩歌 聲情并茂展示人文集美
- [ 09-18]建陽區文聯舉辦慶中秋迎國慶詩歌朗誦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