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5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文潔)聽長征故事,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10月24日下午,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專題報告會在廈門雙十中學舉行。報告會由廈門市教育局主辦、致力于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豐網協辦。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李東朗教授在會上作長征精神的報告,他表示,要用長征精神凝聚起強大正能量,走好新的長征路。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作為著名的紅軍之鄉,福建省曾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劉亞樓、楊成武、劉忠為代表的閩籍將士為紅軍長征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下午,老紅軍后代朱德元帥的外孫女劉麗,開國元勛王稼祥的外孫女吳逸桐,開國上將陳士榘之子陳人康,開國上將陳再道之女陳江平、開國中將羅舜初之子羅小明、中共中央特科成員陳昌、何妨之子陳龍獅等前來參會,并與廈門雙十中學師生分享父輩及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
朱德外孫女劉麗:
穿120元的衣服不跌分。
爺爺沒架子,家風卻很嚴。
爺爺走的時候,我15歲。他在的時候,我們每周都去看他,陪他度過每個寒暑假。謙虛、慈祥、一點架子都沒有,這是爺爺給我的印象。
爺爺在中南海的時候,我們跟他一起去散步,每位站崗士兵跟他敬禮,老人家80多歲了,都還是一一還禮。我們看在眼里,就覺得爺爺真的非常沒有架子。而且,他的吃穿都非常普通,走的時候衣服都是帶著補丁,所以我們從來就不講究吃穿。我出行都是坐地鐵、公車,這樣普通地生活著。我今天這一身衣服,也就120元。
王稼祥外孫女吳逸桐:
外祖父不在乎“官越做越小”。
革命先輩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在我心里,外祖父首先是個學者型的領導干部,是一位時刻保持清醒的共產主義戰士。外祖父最有名的就是“官越做越小”,但在他心里,并不存在大小這個概念。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他的精神,那就是“能上能下”,下不是因為他不行,而是因為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計個人得失。
少年強則國強。孩子們從課本里學習到的紅軍精神是很生疏、遙遠,缺乏細節,所以這也是我來的目的。作為“紅色”后代,我希望把我們知道的關于紅軍的故事整理起來,通過口述歷史、案例分析的方式,讓孩子們明白,為他們打造了幸福生活的前輩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讓社會上創新創業的人們也能從當年的故事里面挖掘出對今天有指導意義、有價值的元素。
開國上將陳士榘之子陳人康:
日本人的一記耳光,讓父親毅然決然地走上革命道路。
父親為何參加革命?這還得從一個小故事說起。1918年,當年父親9歲,跟著爺爺從武漢坐船要到另一個城市。他們坐的那艘船是日本一家公司的船。上船不久,父親和爺爺就發現行李被偷了。爺爺找日本船長幫忙找行李,沒想到日本船長非但不幫忙,還罵了爺爺一頓。父親為爺爺鳴不平,上前替爺爺說話,結果日本人一巴掌甩在了父親的臉上。“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為什么要受欺負!”那一巴掌讓父親記了一輩子。他立志參加革命,推翻不平等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