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書畫家交流筆會舉行。(張天驕攝)
辦在紅磚厝里的作品展。(張天驕攝)
廈門日報訊 (本報記者 王元暉 沈彥彥 翔安記者站 林瑞聲蔡江沈)這里的燕脊屋檐下,古色古香的紅磚厝內,從昨天一早開始便人來人往。200多幅書畫作品被懸掛在帶著歲月斑駁痕跡的墻面上,如同把室外的許多風景場景一同“搬”了進來。一股股濃郁的文化氣息,從這一大片著名的古建筑中奪門而出,向著遠處散發開去。
位于大嶝島田墘社區的“金門縣政府舊址”,因為“大嶝金門鄉情鄉賢畫家美術作品展覽”而遍布著“文藝味”。村民們來了,廈門各地的文化界人士來了,就連海內外不少知名的藝術家們也來了。
吸引大家的,除了這些精美的書畫作品本身的魅力外,便是正在舉行的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的豐厚內涵。此次辦在村民們自己“家”里的書畫展,僅是文化節五大系列活動之一。
10月30日是理學名宦林希元的535年誕辰。辦在大嶝島的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讓這幾天成了眾多大嶝人的共同的節日。包括“傳承希元精神,美化田墘家園”兩岸專家論壇、大嶝金門鄉情鄉賢畫家美術作品展覽、紀念林希元文化節文藝晚會、兩門畫家畫兩門鄉情書畫精品展、兩岸書畫家交流筆會等在內的五大活動系列,在三天里陸續登場。
每一個節慶活動都有落幕的時刻,然而,紀念林希元文化節卻有些例外——田墘社區的那場作品展,一辦就是三個月。而接下來,又有一場新的作品展將與其無縫對接。
紅磚古厝見證兩岸交流嶄新篇章
田墘社區的紅磚古厝,昨天留在不少來自海峽對岸同胞的相機里。以鄉賢們的美術作品組織成畫展,并搬進這里,取得意想不到的轟動效應。用文化節活動發起者和組織者鄭瑞勇的話來說,“那是別有一番韻味”。
“希元文化是聯系兩岸的一條特別珍貴的紐帶,因為它維系著兩岸深厚的文化情緣。”金門燕南書院首任院長楊樹清這兩天不止一次地這樣說。昨天下午在大嶝希元書院舉行的兩岸書畫家交流筆會,更讓文化成了藝術家們熱議的話題。
近年來,以大嶝田墘社區舉辦紀念林希元文化節為契機,當地宣傳名人故事,弘揚名人文化,使家鄉名人林希元的故事得以流傳和弘揚。而這一點,同樣引發了海峽對岸的共鳴。
在這個文化搭建的舞臺上,兩岸的手又一次緊緊地牽在了一起。在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上,金門燕南書院與大嶝希元書院的簽約結盟,讓鄭瑞勇興奮不已,在他看來,沒有兩岸共通的文化,隔著淺淺海峽的兩個書院,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著眼“草根”高雅藝術融入村民生活
一場“兩岸群星演唱會”,前天晚上把田墘社區林希元紀念公園變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臺灣歌星阿吉仔與廈門的知名歌唱家的傾情演繹,點亮了這個海島鄉村的天空,也把美好的回憶留在呼朋喚友前來觀賞的村民們的心里。
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緣何能一次次地戳中普通老百姓的興奮點?在文化的傳承中“與民共樂”,讓高雅藝術融入村民生活,正是文化節策劃者給出的答案。
實際上,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涵蓋的五大系列活動,全都貫穿著這種理念。把文化用最“草根”的形式表現出來,就讓其在最廣大的人群中擁有最持久的生命力。
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昨晚畫上句號,但精彩卻沒有落幕,而它帶給當地村民的藝術享受也才剛剛開始。這種“民間自發組織、政府支持引導”的文化盛宴,與老百姓的獲得感緊緊地維系在一起,而這,也正是它的成功之處。
【專訪】
用文化張力編織大嶝村民幸福新生活
——專訪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發起者和組織者鄭瑞勇
在大嶝,有戰地文化、漁村文化、海島文化和紅磚聚落文化等,加上林希元文化的影響,不同文化交織在一起,鑄就這個村落的深厚底蘊。只有永不落幕的鄉村藝術,才能吸引更多藝術家前來感知、更多游客前來認知,才能以文化帶動產業的發展。
本報記者王元暉沈彥彥翔安記者站林瑞聲蔡江沈
掛在大嶝島田墘社區的紅磚古厝里,200幅書畫作品每一幅都定格了一個畫面——這些場景,對于當地村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事實上,這些文藝作品的不少作者,本身就是他們的“熟人”。
草根作者畫出鄉親身邊事
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發起者和組織者鄭瑞勇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大嶝金門鄉情鄉賢畫家美術作品展覽”的獨特性頗感自豪。在他看來,這群“草根”作者,不一定有“藝術家”的頭銜,也不一定有豐富的創作履歷,但他們畫的,卻是最真摯的生活,是鄉親們真真切切的“身邊事”。
其實,正是“鄉情鄉賢”,勾勒出作品展乃至今年整個文化節主題活動的清晰主線——不把展覽辦在藝術館,而是搬進農村的古厝里,鄭瑞勇進行了一次大膽嘗試。如今,一幅幅飽含家鄉情懷的美術作品與閩南古厝的古色古香交相映襯,把老百姓的積極性空前調動了起來。在鄭瑞勇看來,能在鄉村里辦起這場頗具轟動效應的展覽,并不是沒有“條件”的——目前,畢業于各類美術院校的大嶝人近百人,他們,全都是最“草根”、最具家鄉生活體驗的作者。
讓村民天天過文化節
最近,鄭瑞勇很忙,可想而知,是為了第二屆紀念林希元文化節而忙碌。然而,令記者有些詫異的是,他本人并不把文化節當“節”。“希望能跟追求藝術一樣,賦予這種嵌在鄉村深處的文化可持續性。”鄭瑞勇設想,只要把村民們心中的文化熱情激發出來,村里天天都能過“文化節”。
“文化能夠陶冶情操,文化能夠凝聚人心,有力量提升人的品格,也有力量拉動社區產業的發展!”在鄭瑞勇的潛意識里,用文化的張力來營造大嶝村民的幸福新生活,很快也將成為現實。
以春、夏、秋、冬為節點,每季度舉辦一次畫展,每次展出持續三個月。鄭瑞勇堅信,“鄉賢”們的美術作品展不會落幕,田墘社區乃至整個大嶝島開出的文化之花也不會凋零。
“文化節只是一個契機、一個引子,最終目的,是要讓田墘成為一個現實版的讀本,能夠讓世人讀懂、讀透,讀出靈感,讀出味道。我的夢想,就是打造這種永不落幕的鄉村藝術。”鄭瑞勇認為,一個地方要真正閃光,少不了文化的鋪墊。如何將田墘社區本身蘊含的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深深植入百姓的心里,并不斷錘鍛,使之生根發芽,也是舉辦紀念林希元文化節的一個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