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本報記者程午鵬房舒)15歲少女與家人失聯,時隔多日仍無音訊;22歲大三女生突然離家出走,把手機扔進垃圾桶。近日,不少熱心網友在朋友圈轉發女生失聯、家人急尋的消息。
昨日,記者聯系了仙岳醫院心理醫生,深度解析這種現象。心理醫生提醒家長,應及早介入,教導孩子正確的感情宣泄方式。
案例1 大三女生扔了手機 回家途中突然下車
小雯(化名)今年22歲,在集美一所大學讀大三,母親在島內租房子住。上周末,小雯和往常一樣回到島內,和母親一起過周末。小雯平時比較內向,說話較少,但母親發現她近一段時間比較愛說話了。
11月6日傍晚,小雯和姑姑在文化藝術中心的廣場散步,趁著姑姑接電話的空當,小雯上了公交車離開。母親和姑姑打了小雯的手機,但小雯不接聽。過了好一會兒,小雯的手機號碼突然打來電話,是101路公交車的司機師傅。
根據司機師傅的描述,小雯乘車到了會展中心,把手機扔進公交車上的垃圾桶里要離開。司機見狀撿起了手機,給小雯的母親打了電話,一番勸慰后,把小雯送上另一輛開往文化藝術中心的公交車。
不料,當晚7點多,公交車開到西林云頂站,小雯自己下車。根據監控錄像,小雯下車后又上了另一輛公交車,但錄像畫面較暗,看不清是幾路公交車。
昨日,小雯家人終于找到了她。對于小雯突然離家出走的原因,母親不愿透露。
案例2 15歲少女離家出走 至今沒有音訊
“我們都跟她說了,實在不愛讀不要太勉強自己。”女兒小婷(化名)出走之后,媽媽一直這樣念叨。
15歲的小婷,5日傍晚從同安西柯外婆家走出去,好久都沒回來。家里人瘋了一般地找,就是找不到。當天晚上10點多,小婷發了條信息給表姐,說她壓力很大,心情很不好。
小婷的母親說,小婷是大女兒,在同安一所重點中學讀初三,從小到大都讓人很省心,學習、生活都不用家人太操心,但過于內向,有什么話都埋在心里。出走前,小婷曾幾次說學習壓力大,有些焦慮。當時媽媽還寬慰她說,家里對她的學習沒有過高的要求,不要有那么大壓力。沒想到,小婷還是一個人跑出去了。
在小婷的個人網絡空間里,記者看到一些比較悲觀的內容,比如,“很多東西還沒來得及就已結束”;“這個國慶很痛苦,很絕望,還好我已經回來了,在做那種決定之前……”
記者發稿前聯系了小婷的母親,對方表示仍未找到小婷。
粉紅色衣服,黑色運動褲,一雙黑色拖鞋,這是小婷離家時的裝扮。家長希望,如果有人看到小婷的話,請盡快跟家里人聯系或報警。
【分析】
心理醫生:
孩子離家出走前
一般會悲觀生氣
針對青少年離家出走的情況,記者咨詢了仙岳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治醫師盧大力博士。
盧醫生分析說,學生離家出走,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跟家里鬧矛盾,二是跟同學和老師發生矛盾。“相對于學校老師一視同仁的管理,在家住宿的孩子更易與家人產生矛盾,引發離家出走。”盧醫生說,家人一般會遷就和寵愛孩子,在他接診的案例中,受家人溺愛的離家出走孩子更多一些。
盧醫生說,青少年在離家出走之前,一般會表達出悲觀和生氣的負面情緒,小婷的個人網絡空間中寫的內容就表達出悲觀的情緒。不過,年齡越大,心智越成熟,反而不用語言表達離家出走的意愿,而是直接付諸行動。
盧醫生提醒家長,平時一定要與孩子好好溝通,當孩子表達出負面情緒時,一定要及時干預,教育孩子用正常的方式宣泄感情。盧醫生強調,如果孩子多次離家出走,家長干預沒有效果,最好找醫院的兒童青少年心理科醫生對孩子進行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