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文陸軍航/圖)昨天是世界早產兒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市各醫院產科了解到,目前我國早產發生率約為7%,而且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出生人口數量將持續增加,高齡孕產婦比例也明顯增多,廈門近年來早產兒出生率逐年呈上升趨勢。 最“小”寶寶 胎齡僅26周 醫學上把懷孕滿37周前分娩的新生兒統稱為早產兒,其中34周以前出生的屬于高風險等級。2015年6月,懷孕僅26周,體重僅800克,只有“巴掌大”的袖珍寶寶出生了,成為了當時廈門出生體重最輕、胎齡最小的存活早產兒。 廈門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醫學中心雙聘主任曹云教授告訴導報記者,早產不僅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繼肺炎之后導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早產兒的救治,存活是首要問題,但后續包括護理、教育等,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