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版畫創作費腦力 更是一項體力活 谷瑛是廈大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也是院里唯一的版畫專業教師,并負責版畫工作室的管理。工作室所在的教學樓面朝大海。學生們說,這樣的美景,總能激發出更特別的創作靈感。走進工作室,記者發現一張版畫的呈現,背后需要復雜的工序與專業機器的支撐,甚至對體力都是一種考驗。 記者采訪的這天,一間不大的教室里,十幾個學生圍坐在課桌前,用各式各樣的版畫刻刀,在一塊小小的木板上“天馬行空”地制作各自的藏書票。這學期的構圖與創作課程,學習的是木版、綜合版、紙版孔版藏書票的創作。 事實上,版畫并不只有木版畫,還有其他版種,如銅版和石版,銅版需要浸入酸或堿液中腐蝕;石版需要利用油水分離法繪版,絲網更為繁瑣,需要經過多次地繃網、刮膠、感光、沖洗、對版、刮印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完成。 “版畫是一門間接的藝術,有一個轉換的過程。畫家畫好底稿之后,還要制版,還要手工印刷。”谷瑛說,制作一幅版畫是個體力活,既包含繪畫的創作性,又與技術操作相連,比直接在畫布畫紙上創作難操控,然而,正因為其不可控性,才使得一幅版畫作品在完成最后一版印制,被掀開來的那一刻,會讓創作者內心充滿期待與澎湃。很多版畫作品常常會呈現出出人意料的偶然肌理效果,這些效果使畫面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卻可遇不可求。 版畫是繪畫藝術與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具有復數性,可以用同一個版印制出多幅作品,但不論印制多少幅,每一幅作品都是不折不扣的原作。這與市面上許多用數碼技術復制出的所謂名作完全不同。 現代版畫通過傳統工業機械的力量,再現了全新的繪畫理念,這本身就完成了一個轉換與傳承的過程。因此,當畫面呈現在眼前的那一剎那,最讓人期待和驚喜,也許這就是版畫的魅力。 【問題】 版畫專業被邊緣化 個展聯展難得一見 版畫創作的背后,總會透出些與眾不同的氣息和調子。且不說形式語言與國畫、油畫全然不同,風格上更像是一位沉默少言的智者,總喜歡以素面與欣賞它的人“交流”。而在這位智者深思的頭腦中,又不乏言簡意賅的繪畫主張。 盡管版畫的源頭在中國(公元868年的《金剛經》卷子,是現存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作品),然而版畫在西方被重視的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并作為獨立的收藏門類,具有與油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同等重要的地位。許多畫種都曾向版畫“取經”,許多藝術大師都曾涉足版畫創作,如丟勒、倫勃朗、戈雅、蒙克等,畢加索更是出名的版畫大師。 在中國,國畫、油畫專業個展或聯展頻繁推出如走馬燈似,市場與學術之結合可謂如魚得水,但版畫家個展或是聯展,卻少得可憐,尤其在廈門,更是難得一見。 有一個令人遺憾的現象——國內美術學院的建制都有版畫專業的配屬,而廈門乃至全省高校的藝術學院里,專業設置中,油、國、版、雕的四大分類里,唯獨版畫專業是缺失的,只有廈大藝術學院有一間版畫工作室。被邊緣化的傾向,沒有得到重視,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版畫的落寞。 【轉機】 廈大建版畫工作室 學生辦展獲好評 版畫與廈門,其實有著妙不可言的關系。回顧中國版畫的發展,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從廈門走出去的黃永玉。從1938年開始版畫創作,到2010年擔任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院長,黃永玉70余年間創作了大批優秀的版畫作品,影響深遠。 在谷瑛來廈大之前,負責版畫教學的是胡貽孫老師,他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專業,是黃永玉的學生。遺憾的是,直到胡貽孫退休,版畫教學一直處于較為弱勢的層面。 尷尬局面在2005年有了轉機。那年,落戶廈大的谷瑛,建立了版畫工作室,學院也很支持,為工作室配備了設備。“一開始特別艱難,學生對版畫‘不冷不熱’,但在接觸過程中,有了不同于油畫、國畫的獲益。”于是,谷瑛開始張羅著辦學生版畫作品展,并設立獎學金機制。今年之前,每年的作品展都設在校內的三道美術館。“沒想到,學生的作品賣到脫銷。”谷瑛說,展覽良好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創作版畫的積極性。因此,今年谷瑛第一次嘗試將學生作品帶到校外,推廣版畫藝術。 |
相關閱讀:
- [ 08-21]兩岸少兒美術大展、鼓藝文化交流晚會在海滄上演
- [ 07-03]廈大師生用藝術繪就幸福思明 在尋常巷陌中發現美
- [ 06-05]想看南陽漢畫集美就有 南陽漢畫像石拓印展昨開幕
- [ 05-21]"美麗廈門"美術作品在廈舉行 推動藝術品產業發展
- [ 04-24]廈門美術館舉辦蘭州市美術書法攝影展覽 帶你領略美景
- [ 04-10]“美麗廈門”作品晉京展昨迎觀展高潮 觀眾感受美麗廈門
- [ 04-07]廈美術界首次集體進京辦展 “美麗廈門”京城綻放
- [ 04-07]“美麗廈門”美術作品晉京展開幕 強大陣容盡展廈門魅力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