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超 圖 海西晨報訊 (晨報記者吳宇豪晉君 通訊員張謝池 )多年前,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讓許多人對“家暴”心生恐懼。昨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廈門的情況如何呢? 記者從和合之家思明區反家暴服務中心了解到,從去年3月份成立以來,和合之家已接到960多個求助電話。在家庭暴力的求助電話中,肢體暴力是最多的,占到40%。 多數人認為家庭暴力只存在于身體暴力。實際上,常見的家庭暴力除了身體暴力外,還包括精神暴力、性暴力、經濟控制和冷暴力等類型。在以往的家暴求助中,較常出現的是丈夫對妻子、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暴力,但還存在著一些晚輩對長輩、妻子對丈夫的暴力。在求助者的身份上,企業高管、高校老師等高學歷人群也開始出現在求助的人群中。在今年,還首次出現了施暴者主動求助的案例。 高學歷人群開始求助 小張和小李是一對企業高管夫妻,平時兩人工作都十分繁忙。老公小張比較傳統,希望妻子小李能夠在家庭中順從自己,做好家務照顧他,可小李并不愿意完全順從。因在工作中處于領導角色,小李常常把工作中的角色帶回家,常用語言謾罵、刺激丈夫,有時還會動手打丈夫,兩人因此經常吵架。 “在生活中,女方有時會用語言傷害男方,導致遭到男方的肢體暴力。”和合之家思明區反家暴服務中心負責人康敏說,語言暴力也屬家暴一部分,有時女性和家長需懂得如何溝通,不要一昧地謾罵。 經濟控制也是家庭暴力 同樣出現在受過高等教育的曾女士身上,卻是另外一種經濟控制的暴力。結婚之后,曾女士便一直在家當全職媽媽,家中經濟收入全來自先生一人。先生要求曾女士順從于她,一旦曾女士不配合,先生就會在金錢上對曾女士進行限制。曾女士感覺失去了自我,非常無助。 “當丈夫要求你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時,可以溝通是否能換種方式做,或可不可以不做。”康敏建議,當孩子長到3歲以后,女性可以繼續工作,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也可從事志愿服務,不要把家庭當成唯一的中心。 首現施暴者主動求助 此前的求助者都是被施暴的一方,在今年的求助中,還出現了一位施暴者主動求助的。 家長林先生每次喝完酒,或者情緒爆發,總是會拿孩子出氣,發泄完他總覺得做法不正確,為此他找到反家暴中心尋求幫助。“在家庭暴力中,施暴者來求助是首例,其實施暴者也會受傷。”康敏說,在控制不住的時候想要對孩子發脾氣,說明家長在情緒控制方面存在問題,需要心理咨詢與輔導。 |
相關閱讀:
- [ 11-25]福清陽下街道多部門聯動開展反家暴宣傳活動
- [ 11-25]17省區市出臺反家暴法配套制度
- [ 11-25]反家暴法貫徹實施順利 多地多部門展開積極探索
- [ 11-24]咸村鎮計生協反家暴宣傳走進千家萬戶
- [ 11-24]建陽法院開展“反家暴在行動”法制宣傳活動
- [ 11-24]FBI稱不會以“家暴”罪名起訴影星布拉德·皮特
- [ 11-22]兒子獲拆遷款后賭博又家暴 被七旬老父打死
- [ 11-19]莆田涵江一女子產后遭家暴? 婦聯介入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