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譚欣妮 通訊員 廈法宣)如果你在網購時收到客服發來的退款短信,炒股時接到交易員的電話,或者是求職時收到對口單位的通知,即使來電的是陌生號碼,你會抱著戒備心理嗎? 這是電信網絡詐騙的最新趨勢——“定制化詐騙”,即針對不同的受害群體,犯罪者會定制專門的詐騙套路。昨日,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從審判角度切入,通報分析廈門法院兩年來審理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整體情況,并公布典型案例。 電信網絡詐騙滋養了一批地下灰色產業鏈,包括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非法買賣銀行卡等關聯犯罪,“定制化詐騙”就是個人信息泄露的惡果之一。僅是廈門法院審判的案件中,就有針對找人代寫論文的學生騙取預付款,針對企業采購人員騙取購貨定金,針對證券市場投資者設置虛假投資交易平臺,以小額贏利誘使注資后爆倉等“定制化詐騙”手段,讓人防不勝防。 市中院刑一庭副庭長王綺告訴記者,在抓獲歸案的被告人中,低層級的發送短信、受雇取款者占了大多數——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多采取“金字塔型”管理結構,由上到下分為多個層級,從組織策劃、購買工具,到培訓業務、日常管理等都有細致分工,組織嚴密。真正的“幕后黑手”往往隱身于外地甚至境外,追捕起來困難重重。 數據 市中院通報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審判情況 全市兩級法院兩年審結221件 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全市兩級法院共審結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21件405人。其中,廈門中院審結39件76人,思明法院43件74人,湖里法院36件67人,集美法院34件51人,海滄法院9件19人,同安法院40件68人,翔安法院20件50人。思明法院占比最高,為19.46%。上述案件中,被告人為臺灣籍的有2人。 典型案例 偽造刮獎卡詐騙近千萬 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間,被告人上官某某(化名)等四人共謀,大量發放偽造的“康師傅控股實業有限公司”刮獎卡,并冒充康師傅公司兌獎工作人員和公證機關工作人員,虛構兌獎需要繳納手續費、公證費及個人所得稅等事實,騙取90名被害人將款項匯入以他人名義開設的銀行賬戶內,涉案總金額近千萬元。四名被告人各自參與詐騙他人被廈門中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3年至1年6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至8000元不等。 |
相關閱讀:
- [ 12-02]銀行賬戶新規實施首日工行成功堵截電信詐騙
- [ 12-02]冒充領導詐騙升級:我換號了 請惠存!防轉賬要求
- [ 12-02]中國銀行賬戶新規實施首日成功堵截電信詐騙
- [ 12-02]疑似接到詐騙電話認為欠了萬億 女子留遺書離家
- [ 12-02]做到“三不” 巧防電信網絡詐騙
- [ 12-02]疑似接到詐騙電話認為欠了萬億 女子留遺書離家
- [ 12-02]央行支付結算新規實施 工行首次成功攔截ATM電信詐騙
- [ 12-02]廈門思明警方遠赴廣西破獲涉案400萬元特大詐騙案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