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諺語 節氣融入諺語 指導古人農作 本報資深編輯、廈門民俗專家盧志明說,節氣是中國古人對天體運行規律的細微觀察,是對氣候了解的特殊智慧。 “每個地方會按照當地節氣的特征,來形成自己對勞作規律的理解。”盧志明說,具體的表現形式,就是帶著節氣的本土諺語。他說,在廈門有“夏不至不熱,冬不至不寒”一說——意思是,不到夏至不會持續酷熱,不到冬至不會持續嚴寒,“廈門現在雖已過了立冬,但氣溫還是一直回暖,并不是很冷。” 正因為如此,有些地方會有根據當地冬至的風、霜、雨、雪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在廈門,“淡(濕)冬至。干年兜。干冬至,淡(濕)年兜。”他解釋說,冬至這天廈門如果沒有太陽,那么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地理位置上與廈門相近的臺灣也有“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一說。 談民俗 冬至吃湯圓 期望一年圓滿團圓 盧志明說,在南方雖然不見雪,但有“小雪”“大雪”祭神農、修水利一說。農民不僅會祭拜神農,酬答神明,還會把田埂做好,爭取明年開春好播種。 在小雪之前的霜降,民間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一說。他說,霜降正好處在秋天轉冬天的時間,是一年內進補的最關鍵契機。所以,廈門本地人會根據自身體質,買來雞、鴨、羊肉進補。 在冬至這天,北方吃餃子,閩南吃湯圓。為何?“一陽出動云天線。”盧志明說,根據節氣的理解,雖然氣候轉換還沒結束,但冬至實際上是一年的“盡頭”,因為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后,就開始往南走,“這是古人對天體的運行的理解,寓意年終,期望一年圓滿、團圓,所以廈門民間就有吃湯圓的習俗。” 花絮 在他筆下,24個節氣是24首詩 二十四個節氣24種體會,廈門晚報要聞部記者朱亞圣把對節氣的感受注入筆尖,化作24篇詩歌,都收錄在自己的詩集《拉鏈》一書中。 朱亞圣對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回憶。立夏吃面,他憶起與弟弟小時候,從房前屋后摘下幾捧紅辣椒,就著熱氣騰騰的手搟面下肚;冬至吃湯圓,家里總要搓上湯圓,煮好后撒上香噴噴的碎花生。朱亞圣的老家在漳州平和縣九峰鎮,因為打小常聽父母念叨二十四節氣,而且每到節氣來臨,鄉下的老人就會提點,讓他深刻體會到古人的智慧。 |
相關閱讀:
- [ 12-02]學者評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非一勞永逸 傳承須接地氣
- [ 11-24]助推海絲申遺 泉港土坑村海商聚落文物征集啟動
- [ 11-19]九城海絲申遺點將統一標識 由泉州牽頭方案設計
- [ 11-18]省文化廳領導到我縣調研東溪窯申遺工作
- [ 11-14]廈門白鷺志愿者再赴“周末之約” 助力鼓浪嶼申遺
- [ 11-04]市領導到龍山鎮調研東溪窯申遺工作
- [ 11-04]日本阻撓中韓慰安婦申遺 妄稱確保遺產審查透明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