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坤山在現場作畫。 廈門晚報訊(記者 王穎達)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當天,“國際口足畫作·中國展”在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開幕。作為國際口足畫藝協會成立60年來唯一的亞洲理事,臺灣畫家謝坤山也參加了活動。 16歲時,一場意外帶走了謝坤山的上肢和一條腿。但他以口為手,重拾自己的繪畫愛好,從此與藝術結緣。“我從來不看自己失去的,只珍惜我還擁有的。”他說,繪畫不僅是他的謀生工具,更是讓他走出傷痛、找回自我價值的“良藥”。 重拾興趣 用口持筆練習繪畫 嘴里磨出8個血泡 談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經歷,謝坤山從容、幽默,言談中透露著自信。 1974年,16歲的謝坤山在工廠上班時,因碰觸高壓電而發生意外,他的四肢僅保住了一條腿。 經歷重新適應生活的訓練后,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出路,決定重拾自己的興趣——繪畫。 沒有手,拿筆成為最大的難題。謝坤山用嘴咬住筆,開始練習寫字、繪畫。由于練習時間過長,嘴里經常磨出血泡,最多時長了8個。 削鉛筆這種看似簡單的事情,對謝坤山來說都成了挑戰。他找來小刀,用力咬住刀柄,再用殘存的右臂按住桌上的鉛筆,用嘴一刀一刀地削出了筆尖。為了咬穩,他把刀柄都咬變形了。 艱辛求學 每天轉三趟公交訪名師提升技藝 謝坤山說,克服了拿筆的困難后,為了能獲得專業的學習機會,他開始四處探訪名師。得知臺灣著名畫家吳炫三開課,他千方百計上門求教,希望能跟著學畫。吳炫三被他的誠心打動,同意他來聽課。從此,謝坤山每天花兩個多小時,拖著殘缺的身體,轉好幾趟公交趕往學校,風雨無阻。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后,謝坤山的繪畫技術有了長足進步,并在國際上獲得認可。1987年,他申請并加入了國際口足畫藝協會。 樂于助人 把經歷當成財富激勵他人正視生命 謝坤山從不忌諱談論自己的身體,而是把經歷的一切當成不尋常的“財富”。他說,不管多忙,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當義工。 “很多義工在疏導高位截癱或類似病癥的患者時都很盡心盡力,但是對方往往以‘你根本不懂我的感受’來拒絕他們。”謝坤山說,因為自己擁有這樣的“財富”,能夠與他們感同身受,從來沒被拒絕過。而很多與他有類似經歷的人,聽完他的講述后,也走上了繪畫的道路。 謝坤山說,他還不時應邀到學校、社區甚至監獄演講,激勵更多的人正視生命的可貴。他說:“殘疾從來沒有妨礙我成為一個自在的人。我的衣袖或許空空如也,但我依然能夠掌握幸福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11-16]法國女畫家在廈辦展 書畫愛好者可前往免費參觀
- [ 08-30]廈門青年畫家畫出萌版“小紅軍” 形態不一萌態可掬
- [ 07-07]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農民畫傳承人柯國慶逝世
- [ 01-04]骨髓罷工不再造血 青年畫家想用自己的畫救活自己
- [ 10-09]19位閩籍畫家用筆墨訴鄉情 60余幅精品薈萃展館
- [ 09-01]“首次外國畫家畫西藏作品展”在廈門開幕
- [ 07-30]翔安農民畫畫家宋宗呈以畫說話 傳遞正能量
- [ 05-26]邢東作品成為2015際華春秋春拍當代畫家最高價格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