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陳國信: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帶電班副班長,高壓帶電檢修工,高級技師。福建省技能大師,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系統首批全國技術能手、第一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
廈門日報訊 (記者 劉艷)昨日上午,第十三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30人獲得中國高技能人才最高獎項———“中華技能大獎”,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職工陳國信摘得大獎,為福建省唯一獲獎者。
“中華技能大獎”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每2年評選一次,是技能方面最高榮譽稱號,素來被譽為“工人院士”。從1995年設立該獎項至今,全國僅有230人獲此殊榮。如果說兩院院士是授予科研人員的勛章,那么“中華技能大獎”就是加冕給技能工匠們的桂冠。
摘得大獎的陳國信,是電力系統一線員工,他把每天吃飯、睡覺、散步休息的時間都用來思考如何解決技術難題,24年堅持下來,收獲了39項國家專利。
“這次獲得這么高的榮譽,作為技術工人,這是一種激勵和鞭策”,正在北京的陳國信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這樣表示。他說,接下來,將以“中華技能大獎”為新的起點,更加踏實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力爭技術創新出成果出成績,同時承擔起培養新人的責任和擔當,傳承工匠精神。
【人物故事】
普通職工成長為“一代宗師”
從一名普通的一線職工,成長為“一代宗師”,拿下“中華技能大獎”,陳國信靠的是什么?“技術難點如果沒有攻破,它永遠是一道攔路虎,必須要跨過這道坎”。怎么跨?他再次說道:“對自己狠一點。”
苦中作樂 “高壓高空”是常態
“高壓高空”是陳國信的工作常態。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幾十萬伏的高壓電從身邊流過,這一電壓是家庭用電電壓的1000倍。為了檢修線路,他在高壓鐵塔上一待就是幾個小時,炎炎烈日下,爬上爬下,衣服常常干了又濕。他苦中作樂地說:“登高相當于爬樓梯鍛煉。經常仰視,還不會得頸椎病”。
費盡心思 胡蘿卜成創新道具
陳國信曾有過困惑:高壓鐵塔雖有圖紙,但是會有誤差。若按圖紙參數來研發帶電作業工具,很可能沒辦法使用。怎么辦?他想出了一個妙招。
為了提高研發效率,陳國信拿胡蘿卜做文章。畫出草圖后,他把胡蘿卜雕成模具,連同圖紙和模型一起送到加工廠,老板一看就明白。從那時起,胡蘿卜成了他和加工廠之間的“翻譯”。
精益求精 自建“電子病歷”
陳國信很有耐心,這也造就了他在專業技術革新時的精益求精。
早期,陳國信每次上鐵塔都會帶相機,拍下所有的部件,甚至連螺絲釘也不放過,這為他研發各類作業工具打實了基礎。
后來,陳國信不滿足于只記錄塔上零部件的外貌,而是進一步關注零部件的“內在”,他建立了鐵塔線路的“電子病歷”。攻關科研項目時,只要一翻“電子病歷”,就能知道病癥,有針對性地研究“治療方法”。
日夜鉆研 臨睡前習慣“放電影”
白天想不出來,陳國信就晚上接著想——他養成臨睡前“放電影”的習慣: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模擬著該如何操作。
一天晚上,他突然靈光一現:如果連接導線兩端不受力的跳線,用操作桿將跳線向外推,就可以擴大安全距離!他興奮得一夜沒睡,從床上躍起就開始畫圖紙。就是這個金點子,最終使110千伏雙回同塔線路鐵塔帶電作業的安全距離增加了60厘米!
陳國信散步也?!靶牟辉谘伞薄S刑煳绾笊⒉?,他看到鐵路公園施工隊做了個四輪小車沿著一條廢棄的鐵軌前行。那段時間,他正攻克220千伏線路安裝垂直雙分裂導線間隔棒的帶電作業難題,目睹這個場景突然有了靈感,按照施工四輪小車和鐵軌的關系,設計發明了一個“導線軌道小車”,不僅解決了帶電作業難題,還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填補了作業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