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男孩豆豆躺在病床上,眼中充滿著渴望
小乖看著動畫片,霧化治療就能夠順利完成
小乖的小腳小手已經被扎了很多針
小何沉默不語,始終保持一個姿勢躺在床上看iPad
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路然 謝靜 )“深圳羅爾為白血病女兒捐款事件”余溫未退,相關信息也不時傳進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兒童病區——和羅一笑一樣的15個白血病患兒住在這里。
40號病床,9個月大的小乖和父母“蝸居”在這。自10月31日查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小乖再也沒有離開過醫院,窗外的陽光顯得格外遙遠。
對于這些孩子和家庭,時間是漫長的。那些白口罩之下,有難以言說的辛酸、痛苦,更有永不消失的希望。我們走進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記錄點滴,希望呈現他們最真實的狀態,引起更多人關注。
有希望,總會戰勝痛苦的。如今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兒童白血病的5年治愈率已達到70%以上。許多孩子已成功擺脫病痛,快樂地奔跑在陽光下。
10個月前的那天,本應是13歲的小何小學四年級下學期開學注冊的日子,她卻突然舌尖出血。兩天后,她住進第一醫院的重癥病房,確診為白血病。與小何同一病房的豆豆,今年9歲,兩個月前確診為白血病。
相比小乖,這兩個孩子都懂事了。在病房,他們有時沉默,有時暴躁。他們最希望的是:趕快好起來!
9個月的小乖
8個月大就查出白血病,如今已儼然是個“老病號”
只要放動畫片再痛的治療都不怕
【入院】
9個月大的孩子
手腳被綁靠胃管進食
入夜,病房寂靜。
小乖依偎著吃奶,吃飽了會甜甜地笑。翻起衣袖褲管才能發現他和普通孩子的不同:白嫩的皮肉上,布滿針眼。小乖今年2月出生,在8個月零2天時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小乖一家是安溪人,輾轉來到廈門第一醫院時,小乖連哭喊的力氣都沒有了,只能痛苦地呻吟。醫生看完血常規報告,立即把孩子送進重癥監護室,“血小板數值極低,白細胞參考值超過普通孩子的幾十倍,情況危急!”
小乖媽媽永遠忘不了那時:怕孩子亂動,小小的手腳全被綁住,由于不能自主飲食,只能靠胃管進食。探視時,她戴口罩、穿防護服進病房,小乖仍然認出了她,氣息微弱地喚著媽媽。“我好心疼,摸摸他的腦袋,才讓他稍稍安心。”
【掙扎】
4小時被扎幾十針
他父親差點崩潰了
“太折磨人了,我們舍不得孩子受這份罪。”剛治療幾天,小乖爸爸李先生就兩次動過放棄的念頭,第一次是孩子進重癥監護室時,第二次是孩子進行PICC置管術(在血管中預埋輸液軟管)。
由于白血病孩子必須日夜注射各種化療藥物,因此最好在血管內置入一根導管輸液,以保護孩子的血管,避免感染。小乖太小,血管太細,為了尋找用于插入軟管的血管,醫生只能借助B超機,一邊探測一邊扎針。小乖細滑的小腿小手被扎了幾十針,疼得哇哇直哭,媽媽在一旁嚇得手腳發軟,冷汗浸濕了衣服。
軟管只能插進一部分就再也插不進去了,鮮紅的血就順著小乖手臂上的傷口往外涌,醫生只能把管子抽出來……花了4小時都沒能成功。小乖哭累了,歪著頭睡著了。李先生說,他真不忍心看下去,只能在外頭來回踱步。
隔天,小乖第二次嘗試PICC置管術仍不能成功。讓李先生欣慰的是,小乖渾身是傷,但沒再哭鬧了。當晚,李先生在朋友圈說:這么小的孩子遭這樣的罪,我精神上都快崩了,真想帶著孩子離開醫院……看到孩子扎完針后依然可以堅強對我笑,我心里才能平復一些。
【治療】
一天三袋抗生素
小屁股潰爛得很嚴重
記者見到小乖時,他還在睡覺,小手抓著病床圍欄。小乖媽媽說,這是他住院后的習慣:只有抓著欄桿才能安睡。
“要是出了院,家里的床沒有圍欄,他會不會睡不著呢?”小乖媽媽偶爾會這么想。這是她才會有的苦惱。
小乖每天要輸3袋抗生素。護士抓起小乖的小腳接上針管時,他不樂意地蹬腿。媽媽趕緊讓他吃奶,小乖這才安靜了——母乳是最管用的鎮靜劑。
一次骨髓穿刺,3次腰椎穿刺,經歷了這些痛苦,小乖儼然成了“老病號”。如今,就連其他小朋友最不喜歡的霧化治療,他只要看著動畫片,就能配合醫生完成。最近,由于化療等原因,他的小屁股潰爛嚴重。現在,爸爸媽媽不敢讓他穿紙尿褲,只能讓他坐在紙墊上,一天最多得換上30多張。
【日常】
每頓快餐省1塊錢
為孩子租房舍得花錢
小乖和媽媽睡在病床上,李先生在旁邊支起一張小床。“我一離開他就哭,我也不敢帶他出門,怕一吹風就感染了。”小乖媽媽說。
煎熬,但還是要慢慢摸索新的生活:李先生早上剛為小乖網購了一臺理發器,每天還用筆記本記錄小乖的情況:11.21,第二次腰穿,屁股仍然有破,微咳,嘴唇偏白;11.22,上午精神可以,下午會鬧……這些都是原先隔壁床孩子的父母教的。
讓小乖一家頭疼的還有錢。一瓶生理鹽水2元,一袋棉簽5元……這些都被李先生列入支出清單。他因生意失敗而負債,但他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救孩子。“外頭一份套餐就要11塊,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實惠的,兩素一葷只要10塊錢。”
李先生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房,打算讓小乖化療后出院靜養,盡管房租超預算三四百元,但李先生舍得:小乖要住的房子不能太雜亂,得有窗戶。
過幾天,李先生還要回安溪老家辦些補助手續,“在安溪我睡不好覺,還是病房里的小床舒服,因為那兒離孩子近。”
希望也更近一些。剛開始,李先生以為白血病是不治之癥,看到隔壁床孩子經過治療恢復起來,他也充滿了希望。
9歲的豆豆
因為化療掉了睫毛,不怎么說話
病后變得暴躁
不愿讓人探望
同病房的豆豆,住進來兩個月了。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之一是嘔吐。媽媽打開百香果,往豆豆的嘴里喂,可是豆豆有口腔潰瘍,勉強只吃了幾口。媽媽只好拿著百香果,讓豆豆聞,“這樣會沒那么想吐。”
豆豆是家中獨子,眼睛大,睫毛長。媽媽摸著他掉光頭發的小腦袋說,“如果不是因為化療掉了睫毛,本來他的眼睛更好看。”
豆豆不怎么說話,想上廁所時就用手拍桌子示意媽媽。“以前他很斯文,但是生病后變得暴躁。”據媽媽回憶,兩個月前豆豆被確診病癥后,就連平時形影不離的朋友都不想見面了,“不讓人探望,還把電話按掉。”
記者來訪時,豆豆將整個身體縮到了病床上不足半米寬的桌子下。只是偶爾,他也呈現出一個9歲男孩的調皮:將口罩拉到眼睛位置,然后再往下拉一點。
13歲的小何
休學住院,怕掉頭發變成光頭
她掉在枕頭的頭發
媽媽總是偷偷撿走
“從重癥病房出來后,連續兩晚,她在夢中大喊后驚醒。”小何的媽媽強忍住,不在女兒面前哭出來。
盡管家人努力隱瞞,但住院一周后小何還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她問我,為什么電視劇里的事會發生在她身上。她哭著求我,一定要救她。”那一刻,媽媽再也忍不住了,第一次當著女兒的面哭出聲來,她告訴女兒:“我就是賣了房子,也要救你!”
“救”,是一個字,也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媽媽說,這是小何的第六個療程,因為病情反復必須頻繁入院,她只好休學。
對于扎針輸液,小何習以為常——護士將針頭接入小何手臂,小何沒皺一下眉頭。她始終盯著手里的iPad,任由護士進針、媽媽將袖管卷起又放下。
事實上,一直到中午記者離開病房,4個小時內,小何都沉默不語,始終雙臂托住iPad,媽媽說“她一天能看十幾集。”
突然,她撿起掉落在棉被上的頭發,遞給媽媽。她害怕掉頭發,怕自己變成“電視上光頭的那樣子”。其實,每天早晨,媽媽都要趁小何睡醒前,偷偷將枕頭上掉落的頭發撿走。
【鏈接】
第一醫院
新發病例增加
截至目前,廈門腫瘤監測系統2010-2014年共發現白血病新發病例571例,其中兒童(14歲及以下)發病116例,約占20.32%。0-4歲組共58人發病,男女各29人;5-14歲組共58人發病,男性34人,女性24人。
近五年來,廈門兒童白血病發病率有所波動,但一直位居兒童癌癥發病譜的首位,發病率約為7.96/10萬。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郭碧赟也表示,從該醫院的數據看,2004年醫院只有十多例新發病例,但今年以來醫院已接診了40多例新發病例,10月至11月就有新發病例13例。部分為外來就診病例。
五年治愈率超70%
郭碧赟介紹,醫院內目前正在治療的白血病兒童共15人,最大的13歲,最小的9個月。兒童患白血病80%以上是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化療是首選的治療手段,一般治療時長兩年至三年,如果化療結束,病情好轉,每半年進行一次骨髓穿刺檢查,直至發病之后的第五年為止。如今兒童白血病五年治愈率在70%以上。
病例增多三大原因
為何兒童白血病新發病例會增多?郭碧赟分析,兒童白血病的發病原因至今還未探明,與環境、遺傳等都可能有關系。而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就醫就診率有所提高,其次是診斷水平的提高,最后,環境惡化的因素也需考慮。
據市疾控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白血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較多的證據認為與某些病毒感染有關,或與過量接觸放射性物質、某些化學物質如苯等有關。患兒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也是發病的主要條件,增強體質可以減少致癌因素的侵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