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國語學校教師走過紅地毯。
校慶晚會上,樂團傾情演奏。
廈門日報訊 (本版文/本報記者 佘崢 本版圖/本報記者 林銘鴻 (資料圖除外))每所學校都會舉辦校慶,不過,應該少有學校像廈門外國語學校(簡稱“廈外”)這樣慶祝自己35歲的生日。
上周日,廈外慶祝建校35周年。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是,今年的校慶全部由校友操辦,沒有動學校的“一針一線”。
今天,我們透過廈外校慶活動,為您梳理廈外神奇的35年。
每所學校舉辦校慶,都會向校友發出邀請函,但是廈外的35周年校慶,一開始“畫風”就與眾不同——校友們收到的是“回家”的征集令。
廈外校友會副會長許良文說,我們的想法很純粹:校友想學校了,想老師了,他們就想“回家”看看。
不過,廈外上周日在會展中心舉行的校慶活動,不僅僅是“邀請函”和“回家”的差別,它應該是校慶活動的一個“顛覆”——從頭到尾都由校友籌辦,基本上沒有學校什么事。
上周日晚上在會展中心舉行的校慶晚會,廈外校長謝志強被邀請上臺致辭,他特別說明:這次校慶沒有花學校一分錢,全部由校友承擔。
校方證實,當天的三大校慶活動,校友論壇、紅地毯老師秀和校慶晚會,都是校友組成的團隊在高效運轉,學校幾乎是“甩手掌柜”。
按照慣例,逢五的校慶是“小慶”,學校一般不會舉辦活動。但是,廈外的校友們熱情高漲,很多校友的人生因為這所學校發生變化,他們對學校充滿了感恩。
從來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的廈外人,想辦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校慶,他們稱之為“有情懷的校慶”。今年7月,廈外校友會著手籌備校慶,但他們沒有想到,他們就此踏上“不歸路”。
這從校慶辦公室的燈光就可見一斑。校友們至少每周要開一次會,因此,學校為他們提供了一間辦公室。廈外的值班老師說,經常到深夜12時,那間辦公室還有燈光。籌備小組成員之一的李群說,大家白天都有工作,有的還有自己的公司,只能利用晚上時間。
李群說,到后來,事情越來越多,要征集活動標識,要推送公眾號,最艱難時期,除了情懷,更多的是擔當在支撐著他們。
?
校友李柘遠。
校友王旻旻。
老師是當天的明星
披紅圍巾走紅毯 還有主持人“爆料”
從上周日的活動來看,這場從校友視角舉辦的校慶果真與眾不同。會展中心的一個大廳搭建了一條長60米的時光長廊,廈外建校35年以來畢業的29屆高中畢業生,每屆都分到一塊“自留地”,介紹本屆的亮點。
不過,當天最紅的還是紅地毯上的老師——現場鋪起一條長80米的紅地毯,廈外的老師每人披上紅圍巾,像明星一樣地走過紅地毯,他們曾經的學生,在兩旁夾道歡呼。
但是,如果只是走走紅地毯,那么,就不是廈外特色了。當一些老師走到紅地毯盡頭時,等候在那里的校友主持人“揭老底”,譬如說,當時他們分別給兩位老師取了外號,一位叫大雄,一位叫靜香。沒想到,兩人后來結為夫妻。
網絡直播校友晚會
有校友在美國觀看哭成了“淚包”
當晚的晚會沒有邀請一位歌星、明星,但仍熠熠生輝。校友們形容,晚會充滿了青春的荷爾蒙——廈外最老的校友一般沒有超過50歲。
晚會以廈外的英文縮寫“XMFLS”的每個字母作為線索,分為五個篇章,譬如說,X篇章代表廈外之謎;M是回憶(Memory);F代表家(Family);L說的是傳奇(legend);最后,大家高歌歡樂頌(song)。
在三個多小時的節目里,廈外校友們再現了他們舊日時光,譬如說,他們演繹了他們的英文課文,當年的十佳歌手重出江湖。
當天的三大活動全部通過網絡現場直播,最多的時候有一萬多人觀看。一位遠在美國的校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寫道:我以為我會無動于衷,沒想到,我不爭氣地哭成了“淚包”。
?
?
首次舉行迎新年英語文藝匯演。(資料圖)
校友楊祺軒。
聚焦
校友論壇
嘉賓個個重量級
校友論壇是此次廈外校慶的重頭戲。名為“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論壇邀請了廈外一些校友演講。有趣的是,雖然廈外有很多高考狀元,但主辦方特意回避。校友會介紹,我們不邀請“人生贏家”,只邀請一些“有趣的人”。雖說已經保持低調了,但當天的七位主講校友嘉賓,個個都屬于“重量級”。
最年輕的嘉賓是在美國杜克大學上學的陳鍇杰。他說,他上初中時還在玩紙飛機,很多人覺得他太幼稚,但廈外的老師鼓勵他繼續玩。現在,陳鍇杰參加谷歌公司一個載人無人駕駛飛機的研制。
21歲的楊祺軒在德國讀書,采訪過德國總理默克爾。這位2014年廈外畢業生發表題為《自我革命》的演講,已經深奧得讓一些人聽不懂。而楊祺軒在廈外讀書時,就被交流到澳大利亞游學。
而2007年考入北大的黃河清出版過小說、主演過電影,擔任過法國郵政集團下屬企業項目經理,中國水電建設集團中非區域項目經理,蘋果公司、新東方等的培訓教師。他說,他一直處于當年同桌朱亦博的陰影之中。獲得全國數學奧賽一等獎并入選20人國家集訓隊的朱亦博,是廈外的另一位“大神”。事實上,黃河清并不介意自己處在“學霸”的陰影下。在他看來,很多時候,自己的強大是因為有強大對手的存在。
嘉賓之一的王旻旻,形容自己是另類校友,她畢業于香港大學生物營養學,是世界咖啡師大賽主審席上唯一的中國人。
當李秋沅走上講臺,不少人很吃驚,他們不知道這位現在最熱門的兒童文學作家居然也是畢業于廈外。
當天的演講嘉賓還包括全職媽媽高雅、在沃爾瑪中國總部任高級人力資源經理的吳瑞添。最熱門的是李柘遠,這位身高1.87米的男孩2009年畢業于廈外,考上耶魯本科,如今在哈佛商學院讀書。
廈門英語中學舊址校門,圖為1990屆高三(乙)班師生在校門前畢業留影。(資料圖)
廈外35年
1981年12月26日
廈外前身“英中”成立
廈門市政府批準英語中學成立,1990年,英語中學改為“廈門外國語學校”。
1982年9月
首屆學生入學
廈外首屆學生入學,總共81人。
2004年
20%畢業生可保送上重點
廈外成為有資格向重點大學推薦保送20%畢業生的外國語中學之一,全國只有17所。
未來
將建第三個校區
廈外校長謝志強在校慶晚會上透露,廈外還將在集美新城核心區創辦廈外自己的第三個校區以及一所中外合作辦學的獨立學校。屆時,廈外將成為擁有三個校區、一所中外合辦學校、六所合作校的教育集團。
數據
藝術
廈外的管弦樂團3次獲得有中小學藝術奧運會之稱的“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活動”的金獎。
創造發明
每年都有多項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獲全國大賽一等獎,學生發明專利已有68項。
社團
初高中80余個社團,包括管弦樂團、合唱團、模擬聯合國協會、舞蹈團、機器人工作室、足球隊、棒球隊、游泳隊等。
分校
海滄、湖里、翔安、集美、思明五區及石獅,都辦有廈外附屬學校或分校。
解密
廈外為何又被稱為“英中”
至今,老廈門人還把廈外稱為“英中”。前天,廈外前副校長陳和國說,改革開放后,中國急需外語人才,教育部派人到各地物色學校,省教育廳推薦廈門。
1981年12月26日,廈門市政府批準成立廈門英語中學,這就是“英中”的由來,1990年,廈門英語中學改名為廈門外國語學校。
亮點
“神一般”的廈外學生
近幾屆高中畢業生超94%上本一
1982年9月,廈外招收第一屆學生。他們讀到初三,老師們覺得,從來沒有教過這么優秀的學生,他們迫不及待地想“拉出去遛一遛”。有人提出建議:讓初三畢業生參加全國高考英語考試。
這個建議很快被采納。因此,當年高考,在英語開考半個小時后,老師們復印了試卷(當時是被允許的)給初三學生考,再根據高考改卷標準批改。結果,全班平均分達到68分。這是什么概念?當年高考英語專業的重點線是76分。
1988年廈外第一屆高中畢業生一鳴驚人,許良文獲得廈門高考文科狀元,他報考了對外經貿大學,而不是北大。許良文前天說,作為第一屆畢業生,根本沒有參照物來告訴我們,廈外的水平如何。
廈外第一屆畢業生理科班的平均分數高出全國理科重點線。
有趣的是,1988年,廈外的男子排球隊獲得全市中學生排球比賽冠軍,冠軍隊的六個主力就來自高三畢業班。
從1982年到2016年,廈外總共畢業29屆高中、9528名畢業生。其中,誕生了9位高考省狀元、21位高考市狀元。
高中課改開始的2003年到2016年,廈外110人考上北大、92人考上清華、31人考上香港大學、60人考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近年來,廈外每屆高中畢業生,逾94%上本一,其中48%上“985”高校,68%上“211”大學,每年都有80-90名學生考上國外著名大學。
“神一般”的廈外樂團
樂手遍布哈佛牛津等名校
前天晚上的晚會,16位樂手演奏了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曲》,其中8位樂手是正在美國留學的校友,包括就讀芝加哥大學的林真。他不僅是2014年廈門市高考理科狀元,還是學校樂團的第二小提琴手。
廈外的樂團也可謂“神一般”,它是福建省第一個出訪歐洲,也是首個赴美巡演的學生樂團。它的樂手已遍布哈佛、牛津、清華、北大、港大等海內外名校,其中包括兩位福建省高考理科狀元,一位拉小提琴,一位拉低音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