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金雞亭:古時建有寺廟 如今范圍擴大 提到廈門和“雞”字的故事,不妨先從金雞亭說起。地名里有個金雞亭,廈門名勝古跡的“小八景”里有個金雞曉唱——這兩者的關系是什么? 現位于蓮前西路普光寺兩側附近的金雞亭,古時候建有金雞亭寺,是廈門小八景“金雞曉唱”景的原址。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所提供的《臺北廈門同鄉會特刊》一書中對于“金雞曉唱”就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城北二十里許馬隴山,山麓為馬隴社。上有石,名為金雞石,刻有“有泉德邱”四字,相傳為朱子書。社中建有金雞亭。 不過現在,古書所記載的金雞亭寺和金雞亭都已不復存在,原址改建為現在的金雞亭普光寺。隨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金雞亭的范圍不斷擴大。1996年之后所開發的金雞亭小區、臥龍曉城隨后都統稱為金雞亭。 洪卜仁說,金雞亭地勢較高,風聲很大。亭子前的旗桿會隨風飄揚,同時發出類似公雞鳴叫的聲響,四周的雞聞聲隨之打鳴,雞聲逐漸遍布各村,“金雞曉唱”便由此得名。此外,由于風聲較大,在古時候金雞亭還起著預報天氣的作用。本報資深編輯盧志明說,他的岳母就住在金雞亭附近,“感覺那里的雞真的叫得更早。” 作為廈門名勝古跡“小八景” 之一,“金雞曉唱”更具有神話色彩。洪卜仁告訴記者,相傳古時候有一農民在馬隴山挖地,挖到一只金雞,就把它帶回家中。每當黎明時,這只金雞會像雄雞一樣鳴叫起來。農民覺得這只金雞有靈性,于是就籌資建立了這座亭子,將金雞放于亭內,取名“金雞亭”,讓過路人歇腳。而這一說法也在古書中得到證實,古書《廈門志》中有這樣一句話:“相傳昔里人掘地得金雞,建亭跨之,故名。” 此外,在宋朝,金雞亭寺作為重要的驛站,是廈門到同安、泉州的交通要道。1938年抗日戰爭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抗戰英雄林能穩還曾組織農民在這里狙擊日軍。 |
相關閱讀:
- [ 10-18]海峽兩岸漢字節將拉開帷幕 閩地名人作品集中展出
- [ 09-22]廈門又有200個新地名了 背后藏著不少故事
- [ 07-22]廈門同安三座橋將重新命名 為了更好保護地名文化遺產
- [ 07-01]討小海為廈門打上烙印 美食地名俚語等都與其有關
- [ 02-11]廈門地名帶“猴”字僅兩處 猴厝已不在猴石景觀多
- [ 02-02]廈門已有12枚猴年紀念郵戳 海滄"猴嶼"被選為生肖地名
- [ 01-26]兩岸四地名家百余件藝術精品在廈門集體亮相
- [ 11-04]近六年來廈門新增地名1672個 同安翔安占近五成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