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多部門聯合對標準地址進行核查和清理
-深度”欄目今日聚焦“路名、門牌囧事”
民警到泥窟社掛門牌號
泥窟社原先有310棟樓房沒有門牌號,近期都掛上了牌
路牌上的“滄虹路”沒有寫明東、西段
標注在路牌上的“蘆澳路”實際上叫“海景路”
“白云大道”早在2006年就已經命名了,但在2015年被改名為“同安大道”,然而另外還有一條“同安大道”
枋湖社區將枋湖社、梧桐社的一些門牌號,搬到枋湖新村
廈門晚報訊(記者黃文水戴舒靜謝雨真李曉輝)就像人都需要取名一樣,道路、房屋也都需要名字或標號。可道路和建筑也和人一樣,有時也會重名,有時也會有“曾用名”。這事發生在人身上,可能會帶出趣事,若是道路和建筑遇上了,會在實際生活中給各方帶來諸多不便。
近期,廈門各區民政、公安等部門聯合對標準地址進行核查和清理,解決困擾部分市民日常生活的門牌號問題。地址這件事,背后都藏了許多故事。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關注身邊的“地址故事”。
那些容易混淆的路名
兩條路,一個名
“白云大道”更名為“同安大道”,另外還有一條“同安大道”
1月5日,珠厝互通全線試通車,現場標注有“白云大道”的路牌十分顯眼。“‘白云大道’不是已經更名為‘同安大道’了嗎?”路過的王先生提出質疑。據他說,除了更名的“同安大道”,還有一條“同安大道”,南起海翔大道,連接同安東路。
難道有兩條“同安大道”同時存在?同安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證實了這一說法。2009年4月,廈門將“324國道復線”正式命名為“同安大道”,全長19公里,沿途經鳳南農場、新民鎮、祥平街道、洪塘鎮。但2015年,廈門相關部門又將“白云大道”更名為“同安大道”。
在實際生活中,2006年命名的“白云大道”一直沿用該名,道路沿線已編制企業門牌號9家。“門牌號地址固定,證件也早就辦理好了,如果更名,企業相關證件、地址等都要變更。”一家企業負責人認為,道路更名不僅給企業帶來不便,還會帶來經濟損失。
同安區民政部門認為,兩條“同安大道”共存不妥,因此已向上級匯報,建議不要將“白云大道”更名為“同安大道”。
滄虹路分兩段,相隔五個站
經常有人跑錯,想更名遇阻
近日,市民周先生和好友相約到海滄滄虹路的一家甜品店,可按照地址找來找去,也沒看到店鋪。后來,周先生才發現,海滄有兩條“滄虹路”,甜品店在西段,但他跑到了東段,相隔甚遠。
記者實地探訪后發現,滄虹路分為東、西兩段,西段位于老生活區,連接鐘林路和海滄大橋上橋匣道,東段位于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邊上,連接濱湖路和海滄大道。兩條路中間隔了五個公交站點。
據海翔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滄虹路西段是上世紀90年代海滄最早命名的道路之一,知曉度較高的建行站、海滄房產站等都在這條路上。滄虹路東段周邊分布著藍灣半島、濱海上城等4個小區,周邊商家、業主、保安也都說,經常有人跑錯“滄虹路”。
海滄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滄虹路東段于2006年前后建成,當時區民政局向市級部門提交了“滄虹東路”的命名申報方案。市級部門根據廈門市道路規劃設計方案,以“滄虹路是設計為整體貫通的道路,為了避免道路命名碎片化”為由,建議繼續沿用“滄虹路”的命名。而日常生活中,居民說的“滄虹路”,一般是指西段。
十年過去了,滄虹路東、西段之間的連接道路遲遲沒有動工。2013年,海滄區民政局曾就滄虹路東段更名為“滄虹東路”征求意見,沿街商家非常支持,但部分業主反對,因為路名變更后,產權證地址也要變更,手續麻煩,還會影響銀行貸款等。據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業主不答應,政府部門無法強制更改道路名稱。
一條路,兩個名
地圖找不到“蘆澳路”
正式名字叫“海景路”
前不久,市民王小姐到海滄參加馬拉松賽。組委會提醒,開車要走“蘆澳路”,可王小姐在地圖上怎么也找不到這條路,一番折騰后,才得知“蘆澳路”其實是地圖上標注的“海景路”。
一條路怎么會有兩個名字呢?原來,這條路在規劃施工時,因上報材料等需要,提前命名為“蘆澳路”,建成后,有關部門重新審核后,又命名為“海景路”。雖然已經命名為“海景路”,但這條路的路名牌仍寫著“蘆澳路”,而且不少指示牌也把這條路標注為“蘆澳路”。
海滄區民政局介紹,他們已經多次聯系交通部門協助改正路牌等,但至今都沒有進展。
無獨有偶,同集路改造提升項目八大節點之一的林瑤路跨線橋,是以林瑤路命名的,但這個名字不是正式路名。據同安區民政部門透露,林瑤路的真正名字叫“二環南路”,西起白云大道,東至濱海西大道。
本報也曾報道,同安老城區一度同時出現三座“西橋”,一座“舊西橋”(也稱“西安橋”),一座“新西橋”,還有一座“新西安橋”。“新西安橋”其實是項目名稱,建設單位在項目完工后未及時提出命名申請。2016年7月,同安區民政部門召集專家,將“新西安橋”正式命名為“銀城橋”。
名雖好,分辨難
春風路、春暉路寓意美好,但過于相似很難區分
給孩子取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寄托美好的愿望,是很多年輕父母都會做的事;給道路也取個詩意名,其實也是對新城、新區寄予厚望。不過,這樣的詩意帶來了一些麻煩。
去年9月,同安新城市民楊女士留意到,靠近海邊酒店群周邊的多條道路,分別被新命名為觀波路、觀浪路、觀洋路、觀濤路、觀濱路、觀涌路。“這些路名長得實在太像了,很容易混淆。”楊女士說,這些路不僅路名相似,長度都不長,路與路之間的距離也非常近。
而在翔安火炬園周邊居住了7年的市民張先生說,他經常被翔星路、翔虹路、春風路、春暉路等路名弄蒙。“路名雖好聽,但與當地地名聯系不緊密,很難一下子想到是哪條路。”張先生說,他平時經常要到火炬園一帶送貨,經常要按照地址“艱難尋找”,一來是因為路名比較相似,二來很多工廠的外形都差不多,增加了辨別的難度。有一次,張先生繞了半個小時才找到目的地。
據翔安地名辦工作人員介紹,火炬園內東西走向道路以“翔”開頭命名,既代表翔安,又有“展翅飛翔”的美好寓意,包括翔星路、翔虹路、翔岳路等。南北走向道路以“春”開頭,因為取名時正好是春天,也希望園區能像春天里的種子一樣茁壯成長,包括春風路、春暉路等。
那些缺失的門牌
樓建了,無名分
就像人沒有身份證,想辦個寬帶賬戶都不行
除了路名給市民帶來困擾外,部分門牌號的缺失、混亂也帶來了不便。
近年來,思明轄區城中村之一泥窟社建了越來越多的樓房,但很多新建房屋都無法申請門牌號。樓房沒有門牌號就好比人沒有身份證,給泥窟社居民帶來很多不便,他們無法單獨開通水、電、氣賬戶,連電視和寬帶的賬戶也開不了。
門牌號的缺失不僅讓居民覺得不方便,也讓蓮前派出所民警遇到麻煩。幾乎每名新民警第一次接到泥窟社的警情,都要找老民警或當地居民帶路,不然很難找到報警人的位置。泥窟社內曾發生過一起火災,消防官兵開車轉了大半天,都找不到事發位置,幸好火被居民自行撲滅了。
去年,思明公安分局聯合民政部門、街道,摸底核查泥窟社的標準地址,最終查清有310棟樓房沒有門牌號。從去年12月14日開始,這些樓房陸續被掛上門牌號。不過,據了解,職能部門為房屋發放門牌號,只是標注位置的手段,與房屋的合法性并無關聯。
除了缺失的問題,地名牌和門牌號還存在混亂的情況。如市民的戶籍信息可能是以正式確認的路名為標注(呂嶺路××號、金尚路××號等),但在其他數據系統中,地址可能變成其他標注,如××小區,實際上都是指同一個地址。而在城中村內,一些老房子重新翻建后,一棟變多棟,但只有某一棟沿用原有門牌號,一些戶主會自行給其他棟樓房加上“之二”“之三”的標注,結果造成了混亂。
拆遷了,牌沒了
老人家感慨,順著門牌號找人的場景不再有了
島內古老村莊代表——枋湖社、梧桐社,緊緊相連,中間只隔一座廟。當年編門牌號時,兩個村就按順序排號,再在前面加上枋湖社或梧桐社。不過,隨著當地的征地拆遷,近千棟樓房將逐步消失,近千個門牌號也將隨之取消。
安置房小區枋湖新村樂群物業主任蘇加強以前是轄區派出所的戶籍協管員,對于枋湖社、梧桐社當年的門牌號很有感情。“哪一戶著火,哪一家要急救,順著門牌號就能找到。”已經搬到枋湖新村的劉烏[冇]是土生土長的梧桐社人,今年已經88歲的老人家仍記得十多年前,按照門牌號找人是很方便的,如今“門牌取消,難免有些惋惜”。
據悉,雖然枋湖社、梧桐社的門牌號逐步取消,但在地名數據庫還能查到使用記錄。禾山街道枋湖社區還將枋湖社、梧桐社的一些門牌號、石磨,搬到枋湖新村,建起紅磚厝小廣場“思鄉源”。
那些變化的樓牌室牌
定好號,卻變了
選了8號樓,入住后變成9號樓
一樓仍寫8號樓,送貨總會跑錯
路名、門牌號因歷史原因存在不清楚的問題,新建的小區樓牌號、室牌號也可能讓業主感到煩心。
翔安區新店鎮首開領翔國際小區居民劉先生一度被自家樓牌號困擾許久。當初,劉先生選的是8號樓,可入住之后卻變成了9號樓,一樓大堂信箱卻還是寫著8號樓。“送建材和送快遞的,好幾次都找錯門。”劉先生說,他平時在島內上班,裝修期間,每次他都要提醒送貨商,不要送錯樓。但有些對小區不熟悉的送貨商,還是經常被搞暈。
劉先生說,很多業主多次向物業反映這件事,最終一樓大堂信箱才改成9號樓。但劉先生還是覺得有點郁悶,因為一開始他買房時,看中的就是數字8,想圖個好彩頭,沒想到最后變成了9,早知道就選別棟樓了。
選了“205”變成“204”
業主氣得說“又掉坑里”
前段時間,有市民向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反映,她在集美后溪某樓盤買了一套房,原本選的是“205”,結果室牌號正式確定后,她家變成了“204”。這名市民簡直快氣瘋了——她非常討厭數字4,之前的房子就是因為帶“4”才賣掉,這次簡直是“又掉坑里”。
有人憂,有人則歡喜。不久前,市民黃女士在集美某樓盤購買的房子交房了。黃女士驚喜地發現,原先買房子簽合同時的室牌號是“2204”,交房時變成了“2201” 。“就像是天上掉下了餡餅,一家人專門出去吃了一頓大餐。”黃女士說,對門鄰居的心情就沒那么好了,對方原本是“2201”,交房時變成了“2204”,盡管很無奈,卻沒辦法。
【背景】
如何給道路取名?
建設時先取工程名
投用后應用正式名
給道路取名,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根據《廈門市地名管理規定》,規劃部門應會同民政、市政部門,預先確定新規劃入網的城鎮道路名稱。對于未規劃入網的城鎮道路,開發建設單位或使用單位在工程開工后,向所在區民政部門申報命名,經市、區民政部門審核后,報市政府批準。
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工作人員介紹,道路開工建設前,民政部門會通過“多規合一”平臺得到資料,進行事前審核把關。道路建設開工時,民政部門也會通過工程圖地名審核進行路名把關。建設單位也應嚴格按照規定來操作,如果擅自以暫時的工程名稱來命名道路,可能造成“(名字)用出去,很難收回來”的結果。如國際會議中心和閩南大戲院之間的展鴻路,在百度地圖上顯示的是工程名“橫三路”。這樣的錯誤還有很多,市民政局正在協調改正。
然而,還是有不少道路的工程名字傳出去,“難以收回”。如白鷺洲路,市民更傾向于叫“市府大道”,但那是工程項目名。文曾路也是項目名稱,由文屏路和龍虎山路組成。
如何給建筑編號
一旦確定批復后
不可再隨意更改
根據《廈門市樓牌門牌編號實施辦法》,開發建設單位或產權所有人(使用單位)在開工后一個月內,應向建筑物所在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或鎮街)提出書面申請,再經過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或鎮街)初審以及民政部門最終核準,樓牌、門牌才是正規合法的。
有些開發建設單位新建樓盤時,沒有及時提出申請。而且,有些開發商還會為了銷售房子方便或對客戶承諾,自行給每棟樓每個房間編制牌號,但都是無效的。
“(地名、門牌)一旦確定批復后,不能隨意更改。”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工作人員說,開發商事后要求更改牌號,是不會準許的,除非出現重號或漏號。門牌編制有嚴格的規范,遵循科學合理和方便尋找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