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 盈利能力差 生存艱難 廈門眾創空間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盈利模式目前還是不明朗,“這是個新興行業,新到大家都不知道要怎么創收。”胡文生如是說。 據了解,不少創辦企業底子薄、缺乏資金,貸款和再融資困難,缺乏承擔大的責任和抵御大的風險的能力,沒有政府的資金補貼,很多“眾創空間”就難以為繼。 問題3 人才缺乏 認識不足 “雖然廈門的高校不少,也有一些大學生好的項目出現,但整體人才還是缺少的。”胡文生說,眾創空間的靈魂是在創新中創業,這樣才能保證眾創空間的活力。從整體來看,一個空間如果沒能吸引到優秀的團隊,那么就無法生存、盈利、發展壯大。目前很多眾創空間吸引的是剛剛從大學走出來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甚至是剛剛從本科畢業的學生,這一類團隊雖然有很高的創業熱情,但缺乏經驗,失敗率高。同時,這些團隊對困難估計不足,存在“一夜暴富”的幻想。 目前還有一個現狀就是,一些“創業、創新的導師”往往來自資金投資人,缺少較高層次的技術指導者、引路人,給創業團隊造成很大的困擾,多數項目起點低,可復制性強,沒有特別強的實力,很難有穩定持續發展的機會。 建議 鼓勵技術人員加入“兩創”平臺 在本次兩會上,不少民主黨派、代表委員紛紛為破解上述問題支招。九三學社就建議,政府可以使用補貼“眾創空間”的辦法,提供更多的免租空間,降低團隊入駐的成本。而且政府的導向不能只是制定一個“支持眾創空間的辦法”,凡是有利于支持創新創業的服務項目都要支持。 同時,加大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的科技人員,退休的各類技術人員加入平臺,與“兩創”團隊形成互動,以創新團隊出讓一定股份的方式或者在資助項目經費中安排部分補助的方式,給予這些人員一定經濟補償。 廈門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高瑞華,她作為特邀委員參加了今年政協會議討論。對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話題,她說,廈門對臺交流有著天然優勢,對臺創業人才的扶持政策也多。不過,各區的做法不一致,而且手續繁瑣,周期較長。她希望,相關部門在政策上可以簡化手續,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廈創業。
|
相關閱讀:
- [ 12-18]廈門市科技局公布2016年第二批市級眾創空間
- [ 12-17]廈門新增50家市級眾創空間 已認定165家市級眾創空間
- [ 11-28]兩岸"雙創"青年在廈有了新家 眾創空間落戶軟件園三期
- [ 07-20]眾創空間落戶廈門集美 最高可獲500萬元獎勵
- [ 07-10]集美區婦聯巾幗眾創電商培訓第三期開班
- [ 07-03]廈門海滄創業廣場舉行的“眾創開放日”活動
- [ 07-03]廈門市思明區第二批眾創空間近日舉行授牌儀式
- [ 06-30]海滄創業廣場"眾創開放日" 到海滄和創客親密接觸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