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崔昊)任意選擇電腦端或者移動端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企業不僅可以自主報關,還可以像查詢淘寶快遞物流清單一樣,查看進出口貨物的通關狀態,這在廈門口岸已成為現實。在去年12月5日啟動這項“互聯網+自主報關”試點至今的兩個月里,“單一窗口”報關單數為17.65萬余票,一般貿易報關單申報比率已突破95%。
在近日出爐的福建自貿試驗區第9批創新成果評估中,這項舉措與包修轉包航材流轉監管模式、入境大宗工業品聯動檢驗檢疫新模式、保稅倉庫貨物出庫便捷通關模式、國際航行船舶供水檢驗檢疫“開放式申報+驗證式監管”模式、行郵物品“電子稅單”等舉措一起被評為全國首創。至此,在福建自貿試驗區225項創新舉措中,廈門片區有108項,39項屬全國首創。
伴隨著廈門自貿片區改革向縱深推進,一項項創新舉措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月7日,跑街(廈門)跨境電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建福將一面印有“辦事高效、促企發展”八個大字的鮮紅錦旗,送到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手中。原來,跑街地處萬翔物流園區,因交通不便限制了客流量,去年在自貿委和湖里區殿前街道的協調下增開430路公交車,為商場帶來人氣。此外,片區還出臺了針對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扶持辦法、舉辦自貿購“年貨節”等多重舉措服務企業發展。
以市場主體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廈門自貿片區的服務變得更為精準:率先全國實現“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企業設立全程電子化,企業網上錄入信息自動生成設立相關文書;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備案管理”新模式,降低和取消準入條件、控股比例等外商投資限制;廈門海關與廈門檢驗檢疫局率先實施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三互”通關模式,口岸通關時間縮短40%,人力成本節省50%,通關效率提高50%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廈門自貿片區進出口額1323.53億元,比增8.2%。經第三方評估,廈門營商環境排名從自貿試驗區掛牌前的全球第61位提升至49位。
推進改革不是為改革而改革,其核心是為了精準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帶動產業發展。
廈門自貿片區堅持培育功能與政策創新相結合,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構建中歐(廈門)班列國家物流新通道,建設融資租賃聚集區,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不斷增強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貿易競爭優勢,助推廈門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2015年4月21日掛牌至2016年底,累計新增企業22764戶,注冊資本4051億元,分別比增124.7%、169.9%。
“圍繞體制機制創新,廈門自貿片區開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試探索,讓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廈門自貿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熊衍良說,廈門自貿片區要著力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建設“三區一堡”,更加注重制度創新的系統集成,更加注重審批制度改革,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監管,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積累更多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