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閩南元宵風情畫。
元宵期間展示的“天公”古畫。
海滄民眾“舉油枝”穿街過巷。
廈門日報訊(文/圖 盧志明 蘇雪芳 孔祥菊)昨日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在廈門,元宵的余韻仍在延伸。閩南有句關于元宵的諺語:“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頭牙大賺錢。”今日,本報“城市影像”版奉上一組收藏于民間、反映廈門元宵古俗的影像,黑白光影中,折射出閩臺兩地元宵佳節(jié)特有的人文蘊涵。
韻味雋永的元宵風情畫
元宵,閩臺兩地稱為“上元”,同安民俗專家顏立水指出,正月十五,一年中月亮頭一回圓,因此稱為“上元”,這種稱呼方式折射出閩臺同俗古風,民間在這一天,用各種形式歡度佳節(jié)。在《廈門志》和《臺灣通志》中,都記載了這一古俗:做“龜粿”、敬神明、祭祖先、賞花燈、樂春宵。但元宵節(jié)的氛圍一般都會延伸好幾天,特別是頭牙剛好是正月十六,有很多做生意的人會在這天祈求財神,希望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它似乎是元宵節(jié)的延伸。
顏立水展示了一些清代刊行的閩南元宵風情畫,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閩南古代建筑形成的燈市可謂別具風韻,襯托出元宵燈市的氛圍濃烈。有意思的是,這些風情畫有的出自洋人之手,可見閩南的元宵風情也吸引了來廈采風的西洋畫家。顏立水還特別指出,元宵節(jié)期間,燈是小朋友的最愛,因此古代風情畫中,專門有小朋友舞龍燈的畫面,而且還加了彩色。
?
內官燈甌。
元宵祭天供盒。
別具古風的元宵民俗
元宵期間,海滄青礁村、毛穴廣村、海滄村、囷瑤村、古樓農場等地,在元宵當晚民眾成群結隊,手持一種特殊的火把,稱為“油枝”。“油枝”長約兩米,用竹子挖空,填入浸油脂的牛皮紙或甘蔗渣。點燃時抗風、抗小雨,可以持續(xù)燃燒幾個小時。民眾持這些火把走街串巷,到宮廟掛香,真有古人“珍惜良宵,秉燭夜游”的雅風,寓意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節(jié)節(jié)順利、人丁興旺、合家幸福。
在翔安的內官、洪厝等地方,為了慶祝人丁興旺、幸福美好,則有扎燈甌、堆肉山等特色習俗。臺灣在元宵期間則舉行桂花會——男女青年相聚在桂花樹下,一起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七仙女下凡,因此稱“桂花會”。所唱歌曲都是歡樂吉祥的民歌,青年們希望通過歌聲讓七仙女高興,她和父親玉皇大帝更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據(jù)說這一特色民俗是古代漳泉民眾帶到臺灣的,但現(xiàn)在只保留在臺灣。
?
兒童耍龍燈。
崗頭村的天公壇。
多彩民俗工藝點綴元宵
“這是閩臺民間在上元祭天時專用于擺放蜜餞、糖果的民俗用品。”臺胞洪明章邊拿出一個精致的供盒邊介紹,供盒四面玲瓏剔透,是用整塊樟木雕刻成的。供盒上透雕著各種戲曲人物和福祿壽等故事題材,生動有趣。“古人把他們對神靈的情感傾注在工藝創(chuàng)作之中,像這樣的供盒可以折射出當時主人家庭的背景。”
洪明章還珍藏著一幅繪制于清代的“天公圖”,這張古圖通常在元宵節(jié)期間才請出來展示。畫面中的“天公”,慈眉善目,比起常見的玉皇大帝圖像,多了幾分慈祥,少了些許威嚴。洪明章說,按家中老規(guī)矩,供盒古畫是一年中只在元宵節(jié)期間展示幾天后又珍藏起來,可見其珍貴和鄭重。
在元宵節(jié),閩南民間扎紙工藝也大放異彩。在一些相關廟會里,都會在這一天做上一個五彩繽紛的“天公壇”,今年同安崗頭村的“天公壇”特別精美,它用竹篾和彩紙做成的。上面有立體的花卉鳥獸、亭臺樓閣、神仙人物,真是玲瓏剔透,美輪美奐。這種“天公壇”往往在元宵期間焚化,表達了民眾在新春佳節(jié)的虔誠和祈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