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書法家為市民書春送福。
元宵燈會上看花燈猜燈謎的人潮。
廈門日報訊(本組圖/本報記者 王火炎 姚凡)元宵節過完,“年”也基本過完了。過去,每當回味起過年的年味,不少廈門人都有些遺憾和惆悵,感嘆年味淡了,過年的文化味沒有過去足了,一些年輕人很難感受到閩南傳統過年文化的味道。
不過,這幾年在市楹聯學會、市職工文體協燈謎專委會等社團組織的大力宣傳推廣下,已經有更多人逐漸感受到了正在回歸的傳統年味和文化氣息。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更是為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到基層書春送福 提高市民春聯鑒賞水平
市楹聯學會會長陳力杰,在雞年春節前兩個月就開始忙碌起來——抓緊時間發通知,動員會員創作新的楹聯作品。這些作品全部是原創,除了內容喜慶,還與時俱進。待作品收齊后,他和同事馬上甄選出一部分作品,在節前一個月發給廈門媒體進行刊登。之后就是重頭戲——走進社區、企業等地書春送福。
對陳力杰而言,這些早已成為年前的“必修課”,“每次看到市民尤其是年輕人熱情地‘求’春聯時,內心總是很感恩,覺得傳統文化沒有被遺忘。”
楹聯又稱對聯,是由民間貼春聯的習俗演變而來,而春聯,則是源于古代為驅邪祈福而書寫“桃符”的習俗。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楹聯文化被日益忽視。要“求”得一副手寫春聯,大多數市民基本是“無處下手”。許多人為了圖省事,不再對春聯的內容進行關注,也不去注重春聯的文化屬性,將印刷春聯應付性地貼在門上,導致過年時發現大家貼的對聯在內容上大致雷同。因而,沒有溫度的印刷體春聯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春聯的傳統文化氣息。
2000年,市楹聯學會成立,會員們利用業余時間,在楹聯創作、佳聯鑒賞、聯藝切磋、聯墨交輝、書春送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公益性活動,市民們慢慢開始舍棄印刷春聯。
“楹聯文化作為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短短兩句話就能表達出一個地區的特色、一個人的心情,是最實用最接地氣的傳統文化項目,雅俗共賞。”陳力杰說,過去過春節自擬春聯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互動活動,也是春節年味的體現。如今,許多人抱怨傳統節日活動不多、文化亮點不足,卻又對楹聯文化視而不見。因而,要弘揚楹聯文化,還需要各方多加宣傳,多組織書法家上街頭進社區為市民寫春聯。此外,學會也正在考慮面向社會開設培訓班,提高市民的鑒賞、創作素養。
?
每年元宵燈會,都有不少市民趕來賞燈、玩游戲。
本組文/本報記者陳冬
到社區講燈謎知識 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中國人過元宵節,有猜燈謎的傳統,大家開動腦筋,思考謎底,在猜的過程中享受傳統文化帶來的樂趣。
在廈門,各個小區、商場經常舉辦元宵游園活動,但隨著時代變化,新的問題產生了——雖然人們參與猜燈謎活動的熱情很高,但不少人還是借用手機搜索來尋找謎底,傳統益智游戲的味道全變了。
不過,在五一文化廣場舉辦的職工元宵燈謎大會和在線上舉辦的元宵職工網絡燈謎大會,一萬多條原創燈謎,讓市民拋開手機,自己動起腦筋,玩得十分過癮。這些原創燈謎,基本由市職工文體協燈謎專委會提供。
燈謎最早由謎語發展而來,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文人的高雅游戲。在廈門,燈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孕育了不少蜚聲海內外的著名謎家。早在二十世紀初的清末民國時期,廈門謎家就發起組織“萃新謎社”,與“北平射虎社”齊名,一南一北,并稱當時的兩大謎社。新中國成立后,廈門市工人文化宮成立了燈謎小組,僅在特殊年代停辦,1975年恢復,也是全國最早恢復活動的燈謎群眾組織。1982年,燈謎小組更名為廈門市職工燈謎協會,經常舉辦大型活動,會員在全國性的燈謎大賽中多次摘金奪銀。
“燈謎不僅具有娛樂性、趣味性,更兼具知識性。在現代生活方式的沖擊下,包括燈謎在內的傳統文化難免受到影響,人們‘提筆忘字’是常態,更別說猜燈謎了。”市職工文體協燈謎專委會會長柯允華不無遺憾地說。還好,這些年隨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中國燈謎大會》等傳統文化類節目的熱播,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漢字文化的魅力。
市職工文體協燈謎專委會也利用各種渠道推廣普及燈謎文化,例如在元宵節發起燈謎文化活動;專委會每周二晚上7點半到9點半在市總工會大樓一樓大廳舉辦燈謎專場;走入社區、學校,講解燈謎知識。柯允華說,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努力,改變斷層現象,讓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喜歡傳統的燈謎文化。
記者手記
留住年味
留住文化的根
春節,不單單只有春運和看春晚如此簡單,還有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試想,如果我們的子孫后代面對的是色彩單一、氣氛沉悶的春節,沉浸在缺少人文關懷的世界當中,這樣的場景,單是想象都會讓人嗟嘆。
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瑰寶,不要讓其只成為一種回憶,將其保護、傳承好,是每個人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