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孔廟擬開展大規模修繕。
-孔廟廊廡梁柱遭白蟻“吞噬”受損,被迫用鋼梁加固。
-孔廟內不少木結構油漆剝落。
廈門晚報訊(文/圖記者黃文水 楊莉莉 通訊員蔣瑕)作為廈門唯一的孔廟,同安孔廟維修保護項目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昨日,記者從同安區文化體育廣電出版局獲悉,修繕工作有望在今年內正式動工,項目投資近1000萬元,這也是近30年來孔廟建筑的首次大規模修繕。
主建筑為清乾隆年間重建近30年未曾大規模修繕
同安孔廟建筑是古同安(包括今廈門各區、金門、角美等地)的文化標志。同安區博物館館長吳明輝介紹,現存的同安孔廟建筑,主要為清朝乾隆年間重建的大成殿,其最近的一次修繕在1988年。2009年同安孔廟進行擴建,包括新建孔廟大門、祈學廊等。不過,孔廟主體建筑(大成殿、廊廡、戟門)并未修繕。這意味著近30年來,同安孔廟主體建筑未再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
從2013年開始,本報就關注了同安孔廟遭受白蟻肆虐問題,白蟻危害甚至導致個別磚木建筑成了危房。飽經滄桑的同安孔廟及其附屬建筑,歷經風雨、自然災害,現狀堪憂,亟待保護與修繕。
吳明輝說,作為孔廟的管理方,同安區博物館每年5月都會組織一次專業的白蟻防治,同時加強日常巡查,盡可能減少白蟻危害。
同安孔廟周邊地勢低洼,孔廟圍墻邊就是東溪,相對潮濕,孔廟內樹木眾多,盤根錯節,都為白蟻棲息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白蟻危害難以根除。
2016年,臺風“莫蘭蒂”襲擊同安,孔廟也未能幸免。孔廟的戟門、左右廊廡、大成殿等多處嚴重受損。“大門掉了下來,門框發生位移,瓦片被吹走面積達上百平方米。”吳明輝說,所幸的是,受損部位都得到復位和修繕。
修繕方案一再調整項目預算近千萬元
昨天,記者來到孔廟,現場可見不少梁柱狀況堪憂,有白蟻活動的痕跡,不少木結構表面油漆剝落。因支撐不住屋頂重量,木梁用鋼梁加固支撐,防止坍塌。孔廟一側的林公祠鐵門緊閉,木結構失去平衡已成危房,蘇公祠也同樣面臨白蟻威脅。
記者了解到,從2010年開始,同安區就啟動了同安孔廟維修保護方案設計,因孔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修繕方案有著嚴格要求,2011年,初次提交的孔廟維修保護勘察設計方案,未獲專家評審通過,之后多次修改完善。2016年4月,方案獲省文物局批復,修繕項目概算投資為457萬元。
然而,因原設計方案在設計報批過程的時間跨度大,加上臺風“莫蘭蒂”襲擊,同安孔廟內的建筑群受損情況明顯加劇。今年1月,同安孔廟維修保護項目勘察設計補充方案上報省文物局,2月21日,省文物局回復:同安孔廟勘察設計補充方案的維修規模,超過原設計方案規模50%,需將省文物局去年4月審批的同安孔廟維修方案與今年上報的補充方案合并設計,形成整體維修保護方案,再報省文物局審批。
記者從同安區了解到,同安孔廟建筑群的修繕,同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擬今年開展修繕,并預算項目專項資金近千萬元。一旦修繕方案通過審批,招投標后即可迅速動工。
【鏈接】
大成殿結構奇特
柱斗造型全省獨有
目前,同安孔廟年游客接待量在15萬人次左右。文史專家顏立水說,從石雕部件、木雕制作,磚瓦用料到屋頂剪粘裝飾,孔廟都保留了清代閩南古建筑特色,戟門面臨東溪,與古城墻相依而立,大門高4.4米,比泉州府廟大門還高。大成殿屋頂為重檐歇山式建筑,8根圓形石柱支撐物架。石柱柱斗造型奇特,其底部為方形,中部八角,每面鐫“壺”門等浮雕,上部為瓜瓣圓錐形,這種柱斗系五代孔廟始建遺留的原件,其造型在全省絕無僅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