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馮木土的手新傷覆舊傷,指節因長期抓握不自覺彎著,不像長在一位“80后”身上
環衛工馮木土對垃圾進行分類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璐)推行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是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廈門一直在努力。日前,廈門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島內全面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島外擴大試點、逐步推開”的目標。
為此,即日起,推出“綠色發展進行時———廈門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特別報道”,讓您更了解垃圾分類知識,自覺做到垃圾不落地與垃圾分類。對市民而言,這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但卻能產生“蝴蝶效應”———我們的城市將因此更宜居、更文明。
指節因長期抓握不自覺彎著,粗糙的表皮覆著此起彼伏的瘢痕,看起來足有半百之齡。仔細看看這雙手,很難想象它們是長在一位“80后”身上。
從事一線環衛工作13年的馮木土,每天都要接觸各種各樣的垃圾,刮擦難免,受傷也不足為怪。連日的降溫,讓馮木土的手愈發通紅,粗粗的繭子竟也似蟲兒爬過一般,癢了起來。反復過敏,馮木土已見怪不怪了———他不曾擦藥,只是閑時拿溫熱的水泡一番,就算“治療”了。
這雙遠超馮木土實際年齡的手到底歷經了怎樣的“風雨”考驗?
難忍細碎垃圾的
“職業病”
馮木土是湖里環衛的一名環衛工人,負責自貿片區港中路的日常保潔。25根路燈桿,每根距離33米,馮木土每天都得走上好幾個來回。
別人的工作是“朝九晚五”,馮木土則是“朝五晚九”。天未亮的時候上路,月上梢頭的時候返工,一天負責片區兩次大清掃,其余時間便是不間斷地巡街、做保潔。
如今,雖有機械化保潔車,但大多數時候,馮木土還得親自上陣。比如人行道上的清掃,就必須靠人工進行;路面上若有碎砂石,也得靠人工清運。
在港中路,沖洗路面可不是省力活。由于港中路常有各式大型運輸車輛進出,時不時有黃泥、煤渣掉落,有時候還有油污滴落?!耙怀霈F就要清理,不然時間長了弄不掉。”馮木土說,臟物掉落的地方,得用高壓水槍沖洗;洗不掉的話,還得倒上洗衣粉,拿刷子刷,反復幾遍。
這么多年的一線環衛工作,讓馮木土染上了“職業病”。一出門,遠遠見著紙屑、煙頭,他就忍不住快步上前彎腰撿?!叭诵械郎系倪€好說,就怕那種出現在車道上的?!瘪T木土笑道,干他們這行,對細碎難掃的垃圾忍耐度尤其低。
被各種垃圾劃傷的“蒼老手”
自打當了環衛工人,馮木土的手就沒有一天不帶傷。沒有分類的垃圾里,常常帶有鋒利的玻璃片、金屬片,甚至還有不知名的化學品;這些垃圾最先傷害的,就是馮木土的手。
去年的“莫蘭蒂”臺風,帶來了大量降水,也產生了大批垃圾。臺風過境后,港中路成了一片澤國,積水漫過大腿。“大量垃圾堵住了下水口,得把它們挖出來?!瘪T木土回憶,自己當天掏了一二十個下水道,“里面都是泥漿,沒法使工具,只能動手”。馮木土的手掌被割得傷痕累累不說,自那以后還落下了過敏的病根———雙手動不動就泛紅發癢。
天氣熱的時候,馮木土總要加快保潔巡檢的步伐———他最怕此時有人把濕垃圾隨手扔垃圾桶里,如果不盡快處理,用不了多久就會發酵變臭。在日常保潔里,這還算“小兒科”的了,有些垃圾不管是氣味、外貌,都令人作嘔。
“我很想把沿途每個垃圾桶都擦得錚亮,但是擠不出時間?!瘪T木土表露了自己的心聲。他告訴記者,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多時間都在關注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垃圾,而做精細化保潔的時間幾乎沒有,“如果大家都能多走幾步路,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甚至為它們分好類,那么我們就能共同創造出更整潔的城市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