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 日均150噸廚余垃圾變廢為寶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菜梗菜葉、剩菜剩飯、骨骼內臟等廚余垃圾,通過高溫干法厭氧發酵產出沼氣,用于發電上網變成清潔能源,沼渣則可以變為有機肥料。記者從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廈門日均收運處理的廚余垃圾量達到150噸,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步推行,處理量將進一步增加。 僅在海滄區,廚余垃圾車就有17部,設立了280多個收集點(包括學校食堂、機關食堂、餐飲企業等),采取“桶車對接”的方式,直接運到廚余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相關新聞 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琴島環境持續改善 [詳細] 廈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島內力爭8月底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了解到,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年廈門將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工作,按照目標要求,到2017年8月底,島內思明、湖里兩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2017年底,集美區、海滄區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40%以上,同安區、翔安區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30%以上,島外各區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到2017年底,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不低于85%。 小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投放獲取積分換獎勵明年海滄區將全面開展垃圾分類 |
相關閱讀:
- [ 03-01]廈門海滄創新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獲居民點贊 明年將推廣
- [ 02-28]廈門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將完善 將再建兩座垃圾處理廠
- [ 02-27]明年廈海滄區將開展垃圾分類 近六成居民辦“綠卡”
- [ 02-27]廈門推行垃圾分類 島內力爭8月底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 [ 01-05]“八不”行為規范:垃圾分類不落地
- [ 12-26]廈門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 大力開展小區分類試點
- [ 12-19]廈啟動垃圾分類宣導活動 力爭三年內知曉率超80%
- [ 12-18]廈門啟動垃圾分類宣導活動 三年垃圾減量20%以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