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多方位進行宣傳 暢通分、收環節 “實現垃圾分類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已有相關法規出臺,廈門也成立了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但是相關的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農工黨市委委員、青年專委會主任、環境資源支部主委李惠英,昨日做過一次小調查,發現身邊的鄰居、朋友圈里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對即將全市推行的垃圾分類知之甚少,“要讓垃圾分類成功推行,意識形態的改變是首要攻堅點”。 李惠英建議,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滲透”:“很多人是‘手機控’,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熱門公眾號進行傳播;廈門的志愿者很多,利用志愿者隊伍進行宣導,也是一個好辦法。”李惠英認為,如果中小學、幼兒園課堂能引入垃圾分類系列課程,從小樹立垃圾分類意識,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傳遞相關知識,效果定佳。 李惠英也從事垃圾處理相關工作。在她看來,垃圾分類要順利推行,還有一塊必須疏通的“關卡”———順暢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的銜接。“硬件配套首先要跟上,比如垃圾桶,以及運送不同垃圾的轉運車輛數量要足;末端處理廠的規劃要跟上,讓各類垃圾都有去處,而不是最后又‘混為一談’。”李惠英建議,在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的銜接環節,應引入監督機制,確保垃圾的流向。“希望以后能有個數據庫平臺,串起前端、中端、末端的相關流轉數據,以便資源調度及監督。” 在可回收物的處理方面,李惠英認為存在管控的“真空”。“現在多是私人回收,因為沒有規范,有些可回收物甚至變成廢舊垃圾,或是去向不明,造成環保問題,這樣的市場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李惠英建議,把這些“游擊隊”整合收歸“正規部隊”或是進行有效監督,以讓可回收垃圾真正做到物盡其用。 |
相關閱讀:
- [ 03-02]6月底廈門島內推行垃圾分類 島外垃圾分類步伐加快
- [ 03-01]廈門市已建17條垃圾分類直運線路 范圍將逐步擴大
- [ 03-01]廈門海滄創新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獲居民點贊 明年將推廣
- [ 02-28]廈門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將完善 將再建兩座垃圾處理廠
- [ 02-27]明年廈海滄區將開展垃圾分類 近六成居民辦“綠卡”
- [ 02-27]廈門推行垃圾分類 島內力爭8月底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 [ 01-05]“八不”行為規范:垃圾分類不落地
- [ 12-26]廈門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 大力開展小區分類試點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