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陳佩珊)說起廈門,很多人想到的是美麗的海。但其實,在廈門的山野田間,也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特色美食和休閑去處。近年來,這些自然原生態的“寶貝”對身處都市的人們充滿吸引力,對于農業、農村,他們有了許多期待。
近日,廈門市農業局局長呂參軍接受晨報記者專訪,解碼今年工作新動態。
談農產品
打好特色牌
發展優勢產業
記者:廈門有很多特色農產品,但買到正宗“土貨”總要費點周折。如何滿足市民對本地特色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呂參軍:近年來,在吃的方面,市民都追求原汁原味,確實更青睞當地的一些特色“土貨”。白交祠地瓜、郭山紫長茄、褒美檳榔芋等已成為廈門農產品里的“明星”,不僅銷量好,還帶動了當地的發展。
今年,廈門將繼續打好特色牌。全市將大力發展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火龍果、蓮霧、芭樂等臺灣特色水果產品,白金針菇、秀珍菇、杏鮑菇等食用菌產業,金線蓮、鐵皮石斛等中藥材產業。
品牌具有強大的帶動力。接下來,廈門還將繼續充分發揮已有品牌商標的帶動作用,努力打造區域優勢品牌,帶動優勢特色產業壯大。同時,還將推進農產品商標注冊,強化品牌保護,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及管理工作。
談質量安全
優化可追溯管理信息平臺
記者:農產品例行監測方面,廈門位居全國前列。在今年的質量安全工作中,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呂參軍: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逐步完善。全市追溯點總數達61個,已將283種蔬菜、水果、食用菌等農產品納入可追溯系統管理。農業部農產品例行監測顯示,全市蔬菜、水果和畜禽產品合格率位居全國前列。
農產品質量安全容不得半點疏忽。2017年,廈門將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如加強農資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和完善農資經營誠信檔案、購銷臺賬制度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銷制度,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將涉及本地農業生產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以及取得“三品一標”認證且列入省級規范社名錄的農民合作社生產的食用農產品納入監管范圍等。
今年,廈門還將探索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推進農產品質量監管從產地到餐桌全程無縫對接。
談休閑農業
打造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
記者:休閑農業風頭正勁,市民要求也越來越高。接下來,休閑農業如何發展?
呂參軍:休閑農業被形容為“接二連三的增長極”,也是近年來市民周邊游、親子游的人氣之選。今年,廈門將以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為契機,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漁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鼓勵供銷合作社、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鼓勵國有企業參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示范項目建設,打造鄉村旅游精品工程,
2017年,島外各區將推動建設休閑農業示范項目兩個以上。這些項目要求精心策劃方案、高標準設計、精準定位,挖掘當地飲食、民俗等歷史文化和特色資源,豐富項目內涵,提升項目品質和吸引力。
談農村建設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
記者:在經歷了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后,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農村。農村建設如何跟上市民期待?
呂參軍:我們將繼續完善城鄉交通體系。今年,擬建設改造農村公路約30公里,新增和優化島外公交線路10條。市政設施方面,我們將加快燃氣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快島外四個區管道燃氣建設。另外,還將配合市政道路建設(或改造)燃氣管道100公里。污水處理上,也將大力推進一批污水處理、環衛設施建設,將開展70個自然村分散式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到40%以上。
農村教育問題也是一大關注焦點。今年計劃新開工建設幼兒園項目12個、中小學項目30個,力爭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適齡幼兒比例達到80%以上。名校出島戰略將繼續實施。
加強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引導基層特色文化品牌建設,弘揚農村傳統文化,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培養農村文化帶頭人,健全完善文化服務隊伍配置……這些都是我們今年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