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九溪流域蓮溪下游河段綜合治理見成效
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昨日廈門舉行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動員部署會議,會上公布了《廈門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意味著廈門的河長制升級到了“2.0版本”。
河長制,簡單地說,就是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河段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和管理保護,并接受考核。
目標更高
相比2014年10月開始實施的“1.0版本”河長制,《實施方案》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以更高要求、更嚴標準、更實舉措全面推行河長制,實現組織體系全覆蓋、保護管理全域化、履職盡責全周期,做到有專人負責、有監測設施、有考核辦法、有長效機制,進一步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再上新臺階,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提供支撐保障。
任務更細
《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河長制的目標任務,細化各項工作指標和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分工,還提出了河長制辦公室制度,實施的機構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責任更加明確。特別是《實施方案》提出了六大任務,為維護廈門河流健康,實現河流功能永續利用提供了依據。
【鏈接】
《實施方案》提出六大任務
任務1
增強空間管制能力
年底劃定九條溪流生態藍線
《實施方案》要求,要落實河道水系的空間管控,細化河道水系空間規劃“一張圖”,保障河道水系行洪、生態空間。
到2017年底,廈門要完成全市九條主要溪流、重要湖庫水系生態保護藍線的劃定工作。
任務2
加強水資源保護
今年用水總量不超過8.63億立方米
《實施方案》強調,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嚴格水功能區管理監督,控制排污總量和污染項目審批。
2017年,全市用水總量要控制在8.63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0.8立方米以下。
到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9.34億立方米以內;發展節水灌溉面積8000畝,農田灌溉水有效系數提高到0.56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0.2立方米以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保持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全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7%以上。
任務3
加強水污染防治
年底完成生豬養殖場標準化改造
《實施方案》提出,以工礦企業、城鎮生活、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面源等污染防治為重點,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
到2017年底,限養區內擬保留的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全面完成標準化改造任務。
到2020年,按照生態環境容量控制生豬年出欄總量;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減量化,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城市建成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達到相關排放標準或再生利用要求。
任務4
加強水環境治理
90%以上流域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
《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水環境風險評估排查、預警預報與響應機制;加強黑臭水體治理、生活污水垃圾處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清理。
按照要求,到2020年,全市流域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比例總體達到90%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5%,主要湖泊水庫水質達標率總體達到60%以上;廈門灣局部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2%左右;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所有鄉鎮鎮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行政村(居)生活垃圾治理常態機制基本建立,70%以上行政村(居)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亂占亂建、亂排亂倒、亂采砂、亂截流等“四亂”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任務5
加強水生態修復
2020年建成安全生態水系281公里
《實施方案》要求推進河流生態修復與保護,開展河流健康評估,加強水土流失治理,推進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保護河灘濕地,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部實現水質自動監測;全市建成安全生態水系281公里,水土流失率控制在8%以內,森林覆蓋率達到40.33%,城市建成區20%以上區域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
任務6
河道養護實現全覆蓋
以“四無”為標準實現“四有”目標
河道養護長效機制是廈門在實行河長制的創新舉措。它像城市的道路清掃保潔那樣,安排專業隊伍,對河道及沿岸實施養護。《實施方案》要求,以“四無”(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線無污水直排和無垃圾)為標準,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實現河道養護全覆蓋,實現“四有”(有責任主體、有專人負責、有經費保障、有相應設施)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