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大變樣(思南-文安片區俯瞰)上圖為整治前,下圖為整治后
?
屋頂大變樣(大連興館1號)上圖為整治前,下圖為整治后
東南網3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以無人機的視角,俯瞰中華街道。你不難發現,和3個月前相比,這座閩南老城,已經大變樣。你看,礙眼的鐵皮屋頂越來越少了,突兀的違法建筑也被一一拆除,一次大蛻變正在醞釀。
這些變化,來源于中華街道“兩違”整治的成效。中華街道地處老城區,片區內違建戶零散、違建面積小、難度大,在“兩違”整治工作中,街道組建多個工作小組,街道領導、城管、社區等組隊深入基層,與居民講政策、博感情,以真情實意換來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推進了“兩違”行動開展。
這座全市最迷你的街道,正加速推進老城區的市容提升與環境整治,不久的將來,將煥發全新的生機和活力。
恒心 三萬腳步走出來的成果
毗鄰鷺江,坐擁中山路,漫步中華街道,可以盡覽廈門閩南風韻美景。但中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建華每次經過,都是步履匆匆,他還得趕去下一個地點,入戶做居民的思想工作。為了加快推進“兩違”整治提升,他每天都要走上三萬多步。
地處廈門老城區的中華街道,其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世紀初,有的已近百年歷史,總體較為破舊老化,部分甚至已成危房。街道經過多次排查摸底,明確需拆除的面積約45000平方米,拆違任務繁重。
為此,中華街道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全員上崗、全時入戶、放棄休息,倒排進度、掛圖作戰,按序時進度推進拆違整改和立面提升等工作。
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成灶、辦事處主任陳澤昭,帶領干部日夜奮戰在工作一線。街道黨政辦小尹剛剛新婚,都沒來得及休婚假,每天都要晚上10點多才到家;城管辦工作人員小李的父親在第一醫院住院,他把照看的任務交給愛人,一心撲在崗位上;許多社區干部常常加班加點至深夜、凌晨……
中華街道干部發揚肯拼、肯干、敢闖、敢沖的精神,踏破鐵鞋、磨破嘴皮,成功做通轄內群眾和商家工作,搭起一個個架子、拆除一處處違建,解決了困擾街道多年的“沉疴痼疾”,使街區面貌煥然一新。
同心 機關事業單位違建帶頭拆
中華街道干部全面發力,轄區內機關事業單位也積極相應,自查違建,帶頭拆除。
廈門教育事務受理中心的辦公場所,位于中華街道大連興館1號。因辦公需要,十多年前,單位的頂樓加蓋了一個功能用房,在前期“兩違”摸底中,這處功能用房被列入拆除范圍。
得知此事后,廈門教育事務受理中心積極響應,配合拆除。去年年底,工人進場,在頂樓小心切割,敲掉磚混結構的墻面。
如今從空中俯瞰,拆除后的屋頂,亮潔了許多,與周邊美麗的環境融為一體。
而位于金新河巷16號-20號,中華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樓頂的違建也被拆除清理,昨日,工人正在屋頂施工,為屋頂做防水和隔熱處理。
此前,殘疾人老黃和愛人,就住在其中一間違建房屋里。但身為黨員,老黃說,要起帶頭表率作用。他帶頭和街道簽約,配合拆除,搬到樓下和女兒一家一起住。
另外,像原工商旅游學校頂樓已經廢棄的建筑物,也被拆除清理。
暖心 幫扶困難被拆戶暖人心
街道、社區干部的真情實意也換來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如石坊巷1號的陳大爺利用下半夜倒時差時間,積極做通國外親戚的工作,迅速與街道簽訂協議,拆除四樓違建。
住在金新河的臺胞呂永東主動配合拆除違建,還自己出錢維修了屋頂的欄桿。思南社區蔡阿姨不僅主動把屋頂130多平方米違建騰出來拆除,還積極配合社區做好解釋和動員。
因為“兩違”整治工作,街道、社區干部和居民打交道多了,不僅消除了隔閡,還成為了朋友。
文安社區馬柱橫巷,曾阿姨因尿毒癥重病在家。在工作人員的動員和感召下,她的愛人老李很快配合簽約,把給孩子用的違建“婚房”都拆了。
已簽約并拆掉違建的曾阿姨,長年來因病致貧,街道工作人員董澤萍為他們忙前忙后,爭取到困難家庭臨時生活救助。
同時,街道工作人員也多次入戶走訪慰問,鼓勵曾阿姨與病魔抗爭,幫助他們渡過一次次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