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通過親子義工言傳身教,傳遞“向善向上”力量
福建日報訊(記者 林澤貴 林世雄)3月5日,“文明迎賓,志愿先行”海滄區文明創建先鋒行動暨2017年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紅馬甲”的舉手投足間洋溢著的溫暖,成了海滄亮麗文明底色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海滄區的文明創建碩果累累,連續三屆榮膺“全省文明城區”稱號。2016年以來,海滄以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抓手,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去年前兩個季度全市文明城區指數測評中,海滄均取得第一的成績,兩岸義工聯盟獲評全國100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我是小袋鼠 垃圾不落地”獲評全國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在文明創建過程中,海滄既注重挖掘典型、道德引領,更致力于建立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機制。一方面,通過開展“孝行海滄之十佳孝道明星及優秀家風家訓”評選等活動,弘揚文明新風;另一方面,建立了專項督查組和“6+X”督查組“雙聯動”機制,實現督查檢查“雙覆蓋”,并率先實行組建區級文明暗訪團進行巡查暗訪、督辦,優化了工作流程,更提升了破解難題的能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海滄始終把文明創建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放在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上,讓市民群眾共享創建紅利。除了對市容市貌、交通管理等展開攻堅戰,海滄區還在全區推廣“文明小袋鼠·垃圾要分類”,深化垃圾分類減量試點工作,并以廈門會晤籌備為契機,打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當前,海滄正在開展文明創建“十大行動”(文明風尚行動、文明禮儀行動、文明交通行動、文明經營行動、文明秩序行動、文明環境行動、文明餐桌行動、文明旅游行動、文明習俗行動、文明網絡行動等),繼續用文明照亮城區的前行之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將文化嵌入城市發展中,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重要一環。海滄正通過“弘揚耕讀文化”活動,以文化凝聚合力,進一步提升海滄民眾的文明素質和文化自信。
言傳身教,向善向上
“阿婆,您這袋是廚余垃圾,要放在綠色垃圾桶里?!痹谔旌切^,10歲的李梓俊穿著紅馬甲,指導小區居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他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跟媽媽李曉英一起當義工了。
常年在長庚醫院做義工的李曉英是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義工,已有20多年的義工生涯了。垃圾不落地、交通督導……從上幼兒園起,幾乎每個星期,她都帶著孩子參加各種義工活動。 “隨時隨地都是義工,每個行為都能影響他人?!崩顣杂⒄f,兒子參加義工活動后更懂得感恩了,在家會為媽媽分擔小家務,在外懂得關愛身邊的人,影響和帶動了身邊的不少朋友和同學。
媽媽多年身體力行的善事義舉,也給兒子帶來了巨大影響。去年,海滄兩岸義工聯盟要給李曉英家頒發“最美家庭義工”,9歲的兒子不理解為何還要頒獎,“難道這不都是最平常的事嗎?”原來,在李梓俊的意識里,早已認為這都是應該做的事。
在海滄,身穿紅馬甲的小義工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公益活動的場景隨處可見,父女義工、母子義工越來越普遍。海滄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家長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也有利于良好的親子關系培養,不少孩子在義工服務中更能直觀地體會什么是孝、敬、勤、善。
接下來,海滄還將開展“塑文明品格 樹優良家風”親子義工體驗日活動,每周六都會以中小學為主體,開展環保、安全、文明、關愛主題活動,通過開展親子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家長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營造幸福的親子關系以及家庭環境,培養文明有禮、誠敬友善的下一代。親子義工,將會逐漸成為彰顯海滄大愛的一道風景。
耕讀傳家,文化育人
“快來,我們一起下棋?!?5日下午四點半,在海滄青礁村蘆塘書院“四點鐘學?!鄙希瑢懲曜鳂I的孩子們呼朋引伴,一起唱歌、下象棋、跳繩,玩得不亦樂乎,蘆塘書院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
“四點鐘學校”是蘆塘書院開設的項目。每天下午四點放學后,書院附近青礁小學的學生就可以到書院里看書、做作業,現場還有愛心媽媽、老師督導,作業完成后,還可以參加“我是小園丁”項目,親身體驗耕田、播種、收割,從中理解耕讀文化的含義。
去年12月,蘆塘書院正式成立,通過打造國學講堂、“四點鐘學?!钡然顒禹椖?,植入耕讀文化內涵,培育村民的學習熱情。
據蘆塘書院的負責人、臺灣大學城鄉與建筑研究發展基金會規劃師李佩珍介紹,蘆塘書院的教室“光裕堂”本是一棟被廢棄的古厝,“但村民們對古厝的情感卻依然留存著,是作為社區書院的絕佳載體”。李佩珍說,讓村民在古厝里追尋過去的聲音和足跡,同時滿足他們現在的文化需求,凝聚鄉情,增強村民們的認同感,“村民認同了,才會衍生出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
聽說要修復古厝辦書院時,村民林阿花主動把古厝斜對面自家的一大片田地無償讓出,將被辟為書院廣場。她的想法很樸素,“村里有了社區書院,未來就會有更多活動,鄉親們的業余生活就會更加豐富多彩,愿意為此出一分力”。 “四點鐘學?!眴雍?,家住書院旁的蔡阿姨也把蘆塘社的老媽媽們召集起來,成立了“蘆塘愛心媽媽”,免費為小朋友提供點心。
事實上,蘆塘書院只是海滄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潤物細無聲”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縮影。當前,海滄區正通過14家社區書院,弘揚耕讀文化,傳承家風家訓。
海滄
市場監督管理所食品安全管理組組長張立康:
“群眾吃得安全,我工作才安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海滄,張立康就像是一座行走的食品安全“崗哨”,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吃得安全,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海滄舌尖安全的守護神”。
2015年8月,隨著餐飲監管職能的移交,張立康成了唯一帶著餐飲監管職能調入海滄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同志。自成立監管所以來,海滄生活區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有他很大的一份功勞。
廚房硬件決定食品安全先天水平,為了避免商家盲目裝修造成浪費,張立康額外無償開設廚房設計提前指導服務,深入餐飲企業施工現場幫忙指導?!安宛^施工設計圖紙,先讓張立康過目準沒錯”,這話在海滄的老餐飲企業主間廣為人知。
最為廣大餐飲業主所津津樂道的,是張立康在監管方式上的創新。他將轄內120家中大型餐飲服務單位的負責人拉入海滄市場監督管理所微信工作群,形成了比較暢通的線上溝通與反饋的機制。
“我們有兩箱原料被水浸泡,已處理。”“冰箱貯存的部分食材因停電變質,正按要求處置?!薄@是去年9月“莫蘭蒂”期間,轄區企業在微信群里發給張立康的反饋。
原來,臺風過后次日,張立康根據日常掌握的情況判斷:部分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庫房地勢低洼,極可能遭到浸泡;停電則可能會導致冰箱貯存的食材變質腐敗?!按鬄闹蠓来笠摺?,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內通知要求各餐飲單位采取應對措施。但涉及面廣、人多,時間緊,且有部分地區通信中斷,怎么辦?經請示后,他在微信群里發出一條自糾自查的通知,并根據反饋跟蹤服務,確保通知具體到人,措施及時到位。
當然,線上宣傳服務還需輔以線下的監管。災后,監管所也組織人員對學校食堂、集體餐飲供應商等重點單位進行現場勘查。關口前移、宣傳到位、監管有力,全區災后無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目前,這一套“線上服務+線下監管”的機制,已被運用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工作的重點與難點領域。去年在海滄舉辦的廈門國際海洋周,監管所人員一方面及時協調溝通、主動宣傳服務,一方面全程監督、排除安全隱患,順利完成餐飲環節服務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邦愃贫啻沃卮蠡顒拥慕洑v,為我們未來服務金磚廈門會晤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睆埩⒖嫡f。
張立康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人性化執法,也讓餐飲業主們打心眼里服氣。檢查中發現的輕微違法行為,他總是以勸導和糾正為主,并耐心給予技術上指導,但對嚴重違法行為又堅決查處,他經辦的案件中被罰對象均自覺履行,無復議和訴訟。
“我手機是24小時開機的?!睆埩⒖敌χf,他的手機已成了海滄區食物中毒處理值班室的電話,得保持隨時暢通。“只有群眾吃得安全,我工作才能安心”,是這位食品安全執法人員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