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效果圖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綜合大樓效果圖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效果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于婧媛)到大醫院排隊看個病,半天時間就沒了,相信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就醫體驗。是不是有個頭疼腦熱就該上大醫院?在家門口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二孩時代”到來,建卡、產檢、分娩是每個準媽媽最關心的問題。建卡一定得去大醫院嗎?產檢能否告別人擠人?產婦分娩時能找到床位嗎?
醫療和健康,關系到千千萬萬市民的切身利益。近日,晨報記者專訪廈門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姚冠華,聽他暢談在“健康廈門”建設中如何解決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分享醫改將如何惠及民生。
破解“看病難”
再新建12家社區衛生網點
建設健康廈門,“看病難”是必須跨越的一關。姚冠華表示,破解看病難,首先要增加醫療資源供給。今年,廈門將抓好全市三級醫院的改(擴)建,做好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項目收尾工作(預計年內開業),加快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綜合大樓、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門急診綜合樓、翔安醫院、廈門弘愛醫院、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新址等一批在建或改(擴)建項目建設力度。力爭到2020年,公立醫院增加建成床位數5530張,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達6張。
同時,加快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在2016年新建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礎上,2017年將再新建12家社區衛生服務網點(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至2020年,島內規劃社區衛生服務網點68個,島外規劃服務網點46個。城市社區基本形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兩級服務模式,農村地區形成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兩級服務模式,全市構建30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提高居民就醫的便捷性。
此外,要加快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2017年將新招一批全科醫生充實到島內外各社區衛生中心,并加大健康管理師培訓力度。
做好生育服務
孕婦享全程基本醫療保健
全面“二孩”的放開,讓各大醫院的婦產科有點招架不住,今年廈門將著重完善孕產婦保健流程。為緩解生育高峰帶來的本地市民建卡難、產檢難、住院難問題,近期將統籌公立醫療機構的婦產資源,對孕產婦保健流程進行梳理再造。
通過引導孕產婦就近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進行早建卡,享受3次免費產檢和1次優先掛號權,并由建卡單位按照“分區、就近、自愿”的原則協助預約優質助產機構的分娩床位,確保本地市民享有順暢的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實現有孕早建卡、免費做產檢、床位有保障的目標。
完善“家庭醫生”
簽約后可優先預約專家號
去年9月初,廈門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越來越多的市民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今年,廈門將繼續推進以“三師共管”為特色的分級診療制度,豐富簽約服務內涵。擴大簽約居民優先預約號源比例,大醫院20%的專家號源提前3天優先向簽約居民開放,讓更多居民可以快捷地通過簽約醫生預約到大醫院專家門診號。
姚冠華表示,今年還將建成社區—醫院遠程視頻會診系統,實現居民家門口享受專家看病。同時,優化“廈門I健康”手機APP功能,讓居民隨時隨地就能和簽約醫生(健康管理師、專家)互動交流。力爭2017年戶籍人口簽約服務覆蓋率達30%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社區重點人群簽約數占簽約人群比例達到60%以上,大部分家庭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家庭覆蓋率力爭達5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