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做 追本溯源形成大數據,指導垃圾分類工作 海滄區垃圾分類與減量辦公室工作人員說,垃圾袋上印二維碼,是追本溯源的有效手段。采用二維碼垃圾袋入戶的做法,既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又反映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情況,未來還將與獎懲措施相結合,獎勵居民的良好習慣,糾正居民的不良做法。此外,該做法還能對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作進行督導,有效敦促督導員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對垃圾追本溯源,可為今后依照新出臺的法律法規進行執法提供有效依據。接下來,如果垃圾分類在全區乃至全市推廣,通過對二維碼垃圾袋掃碼,可實現信息采集,形成大數據,從而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參考依據。 針對市民最關心的垃圾收集處理情況,相關部門今后會到處理廠抽檢,監測末端處理情況。 【數據】 廈門人均每天 產生垃圾1.09千克 2000年-2015年,廈門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為11%。2015年,廈門市生活垃圾處理總量156萬噸,日均4300噸。2016年,廈門市日均生活垃圾處理量為4700噸,同比增長17%。 “如果不分類減量,大約3年時間,我們生產的垃圾差不多可以把筼筜湖填平。”市環衛處相關人士說,目前廈門人均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為1.09千克,而推行了垃圾分類的臺灣,人均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僅為0.3千克。 |
相關閱讀:
- [ 03-25]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 [ 03-25]廈垃圾分類培訓開班 400多名管理人員集體“補課”
- [ 03-24]廈門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公開征意見 不分類最高罰千元
- [ 03-24]廈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垃圾不分類最高罰千元
- [ 03-23]廈門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出爐 6月底前島內推行垃圾分類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