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港路華澳花園外圍通道存在衛生死角,攝于3月23日
興港路華澳花園外圍通道,衣架占上人行道,攝于3月23日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陸曉鳳羅子泓)小區樓下,流動攤販擠占人行道;小區大門旁,自行車、紙箱等雜物無序堆放;停車場旁,護欄損壞,居民們在空地上開墾起了“小菜園”。不僅如此,小區外圍的下水道、井蓋內,布滿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垃圾……
上周,由市委文明辦、市城管考評辦與本報聯手組建的“文明創建暗訪團”探訪了海滄區多個小區周邊,發現占道經營、垃圾堆放,或是雜物堆積的不文明現象依然存在。
【現場1】
流動攤點占道
廚余垃圾亂扔
地點:旭日海灣三期小區周邊
時間:3月23日9時30分
海鮮攤販用鐵盆、泡沫箱盛裝貨物;菜販們用三輪車載來塑料筐和蔬菜;肉販們直接把木頭桌椅搬上路面,在行人面前砍起排骨……從濱湖東路出發,沿著旭日海灣三期小區外圍,向滄林東二路方向走,人行道上,這個“流動菜市場”經營得正熱鬧。由于占道經營,人行道的面積縮水了一半,行人只好三三兩兩穿梭通過。
道路盡頭,見福便利店附近,一塊藍色告示牌上寫著“禁止擺攤”。可牌子下方,就坐著一名擺攤幫人修拉鏈的男子。垃圾隨意丟棄的現象隨處可見:玉米殼被剝下,丟在塑料筐里,一旦筐裝滿了,就只好任由它們散落在路邊;消防栓上掛著塑料袋,菜販們腳踩著滿是豆角殼、爛菜葉的路面賣東西。
而放置在此路段的四個垃圾桶,早已“超負荷工作”——除了桶內的垃圾外,菠蘿皮、泡面盒、水果泡沫包裝等廢棄物在地上堆積了一片。遠處,地面污水橫流,還有零星的甘蔗渣、橘子皮散落,行人若是不留神,一腳就會踩上去。
【現場2】
通道變身“晾衣場”
消火栓成“廣告牌”
地點:興港路華澳花園外圍通道
時間:3月23日10時25分
三四條晾衣繩交錯懸空,來到華澳花園大門旁,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晾在戶外的衣服。店家利用小區的鐵柵欄拉起晾衣繩,晾起衣服,就連衣架也占上人行道。不僅如此,紙簍、寵物籠、掃把等雜物也被店家抬上人行道,小區通道儼然變成“生活區”。
靠近周碧英口腔科診所一側的路口附近,生活垃圾成堆:塑料袋、易拉罐、裝著食物的餐盒,湯汁順著塑料袋流到了馬路上。靠近佰河駕校訓練場一側的綠化帶內還存在一處衛生死角——油漆桶、水管、木板等裝修垃圾與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一旁的路面上,還流著綠色的污水。像這樣的衛生死角,在小區外圍還有3處。
小區外圍后側,鐘林里199號附近更是亂象橫生。回收人員踩著三輪車將廢品一車車往這里運送。一摞摞的紙皮、油桶等廢棄物被隨意堆放在人行道上。
另外,消防設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消火栓門和消防器材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小廣告。同樣是紅色的外衣,上面寫著“消火栓”三個大字,下面卻印上了“家教班”的小廣告。這樣的情況出現在小區外圍的12個消火栓上。
【現場3】
雜物亂堆
畫廊外開墾“菜園”
地點:永信花園靠馬青路外圍通道
時間:3月24日11時26分
地上整齊地停著汽車,地下卻是雜物間,綠化帶變身“小菜園”。這一幕出現在永信花園靠近馬青路一側的地下室里。從馬青路2050號一側的樓梯往下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塞滿雜物的地下室。畫框、顏料、畫布等被隨意堆放在店門外,其中還夾雜著爛菜葉、塑料袋、易拉罐等生活垃圾,一旁的綠化帶還被店家改造成“小菜園”。
而在小區外圍的另一側,即馬青路2098號附近,雜物堆放依舊嚴重。4頂帳篷放置在人行道上,還未展開就占據了人行道一半的通行空間。被欄桿圍起的一小塊空間內,還存在一處衛生死角,被廢棄沙發等裝修垃圾填滿。
不僅如此,這個路段的部分設施還存在損壞的問題。馬青路2132號附近,一段護欄向下凹陷,向外扭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現場4】
魚鱗粘在路面
下水道擋板破損
地點:長欣花園、富祥苑周邊
時間:3月23日12時20分
來到長欣花園37號樓附近,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自行車、紙皮箱等堆積在小區門口的景象。占道的情況還不止這一處——沿著人行道往鐘林路方向走,一家文具店門口,兩摞凳子、一個茶幾和玩具車軌道就擺放在人行道上,甚至擋住了一部分盲道。
長欣花園對面,富祥苑外圍,蓋在下水道上的水泥板已長出了青苔。由于水泥板破損,不少下水道“衣不蔽體”,還散落著煙頭、塑料袋等小件垃圾,不時有蒼蠅從里面飛出。
與此同時,魚鱗、魚鰭的痕跡隨處可見:粘在窨井蓋縫隙中,形成一層污垢;掉在人行道上,遠看過去如同小范圍“降雪”……地面磚塊的接縫中,還可以看到不少掉落的菜葉。小金星幼兒園對面,一名老人正在收拾菜攤。他拿起地面上的一棵油菜,剝下外面的葉子,隨手往行道樹坑里就是一丟。
【暗訪團手記】
“家門口”臟亂差
大家一起來治理
小區,作為市民的居住之地,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存在。本該干凈、整潔、有序,卻飽受臟亂差的“侵襲”。
連日來,我們在走訪中看到,流動攤販已經來到居民的家門口,一同前來的,是衛生及噪音問題——大清早,就能被樓下攤販的叫賣聲吵醒;回趟家,還得小心翼翼地趟過污水。
破壞“家門口”環境的,不僅僅是攤販,還有部分不夠自覺的居民:亂扔垃圾、堆砌雜物,甚至把綠化帶變成了菜園子……這樣的場景,實在是與“家”的定義,大相徑庭。
“家門口”的環境衛生,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最能直觀體現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家門口”的臟亂差,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來治理。
相關部門應將管理落實到位,將責任落實到人,協作聯動,齊抓共管,守好居民家門口,還他們一個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物業應盡到管理的職責,不僅小區內部要管,小區的外圍也要適當干預;店家也要做好“門前三包”,管好自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至于居民,應該先在心中算好一筆賬:在流動攤販上購物,或許得到了一點便宜,但給自己帶來的卻是生活環境的破壞、小區品位的被拉低,到頭來,得不償失。
唯有市民、店家、物業和政府共同攜手,“家門口”的干凈整潔,才能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