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 城中村讀書會 民房建圖書館 引導外來娃閱讀 廈門島內的安兜社是個典型的城中村,近十萬人口里八九成是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孩子們放學后該去哪里?有一間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痛點”。 圖書館位于安兜社276號,“藏”在一棟普通民房里,面積雖只有180平方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明亮的燈光,整潔的環境,簡易書架上整齊擺放著上千本愛心人士捐贈的書籍。這里是安兜社唯一開放的公共文化空間,已經成為孩子們放學后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2歲的周紫嫣剛進入安兜圖書館大門,便熟門熟路地走到書架前,拿起自己最愛的繪本遞給館長丁勇,要他講故事。周紫嫣的媽媽,正巧也到圖書館做義工。 “每天都有許多孩子來這里看書,周末我們還會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丁勇不僅是安兜圖書館的館長,也是鳥巢計劃發起人之一、廈門鳥巢閱讀文化推廣中心執行長。鳥巢計劃,是致力于以倡導、推動全民閱讀、終身學習為目標的開放式民間公益計劃,尤其關注城中村。 去年10月,廈門鳥巢閱讀文化推廣中心開始接手安兜圖書館這個項目。此前,運營管理它的是“廈門日新社會服務中心”。丁勇說,希望通過公益行為,引起大家的關注和思考,也希望市民能一起參與,通過共同閱讀,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殘障人士讀書會 微信語音讀書 幫扶盲人的孩子 今年,在廈門的殘疾人尤其是他們的孩子,將有機會通過“晨昇”這個平臺,體驗到更多閱讀的快樂。 “晨昇”是廈門市國傲晨昇義工服務中心的微信公眾號。2015年5月,盲人顧蘇強、肢體殘疾人張濤和健全人林亮自籌30萬元,在廈門創辦了這個中心,并開通了微信平臺,為殘障人士和志愿者牽線搭橋。 “辦讀書會是今年晨昇力推的一個項目。”顧蘇強說,去年曾做過個案的嘗試,有殘疾人提出求助,因為夫妻雙盲而孩子健全,無法陪孩子閱讀,之后志愿者通過微信語音的方式,將繪本內容描述給求助者,而后再轉述給孩子。“沒想到效果特別好,孩子很高興,有些遺憾的是,這樣的志愿幫扶只持續了一周多。” 自己也有孩子的顧蘇強陷入了思考,因為志愿者人數有限,單單依靠志愿者的一對一幫扶,無法做到持久。顧蘇強說,唯有構建一個讀書會這樣的平臺,包括和圖書館等機構的合作,由志愿者捐聲,與殘疾人面對面,教他們“閱讀”繪本,讓父母通過不斷的想象和拓展,與孩子擁有更親密的親子閱讀時光。同時還可以讓殘疾人通過讀書會讀到更多的好書,結交更多的朋友,產生思維的碰撞。“這和一個人通過手機聆聽有聲讀物的感覺是完全兩樣的。” 書店讀書會 文化名人學者 與讀者分享書香 如今,讀書會已是日漸復蘇的實體書店“圈粉”的重要方式之一。書店不只展示書、賣書,還是社交的場所。對于很多人來說,到實體書店不只是買書,更多的是體驗一種文化,感受一種氛圍。或者,就為了聞一聞那帶著油墨的書香。 外圖廈門書城表示,書店經常舉辦各類讀書會,不定期舉辦的有小魚讀書會等成年人參與的活動,英文書籍分享會等也受到大學生和外國友人的歡迎。定期舉辦的小杜叔叔故事角讀書會受到孩子們的青睞,每次都滿座。這一公益讀書活動于2009年6月開始舉辦,每周五和周六晚舉行。活動創辦人“小杜叔叔”名叫杜文斌,是一位資深教師,也是積極的兒童公益閱讀推廣者,長期利用業余時間,在外圖書店給孩子們講故事,引領他們從小讀好書。 中信曉學堂書店介紹,成立于2015年的“曉讀會”是曉學堂旗下專屬讀書會,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集體閱讀活動,讓閱讀進行延展、聯結和分享。每月舉辦2次活動,并嘗試推廣親子閱讀。目前已有242名會員,基本都是對參與共同閱讀有興趣的年輕群體。 廈門大摩紙的時代書店表示,目前暫時沒有書店專屬的讀書會,但經常有民間組織的讀書會如十方讀書會等在這里舉辦活動。書店也曾多次邀請知名學者、藝術家前來和讀者分享好書、交流心得。 荒島圖書館,是廈門小漁島書店的特色,為所有愛書的人開放讀書平臺。讀者不僅可以翻閱古早的廈門史料,還能和其他文史愛好者分享書目,免費參加活動學講閩南話,常常有機會和“文史大咖”或有意思的讀書人面對面交流。 琥珀書店以其溫暖的文藝范,在讀者心中有著獨特地位。這里的閱讀活動更為輕松寫意,既有廈大名教授進行文史交流,也有旅行家、作家來和大家談天說地。 |
相關閱讀:
- [ 12-27]2016年地廳級老干部讀書班在廈門賓館舉行
- [ 10-17]第八屆廈門城市誦讀節昨閉幕 主題活動讓市民樂享讀書
- [ 08-29]太平財險廈門分公司開展“讀書季”活動
- [ 08-10]廈門市婦聯第十五屆五次執委(擴大)會暨婦聯干部讀書班召開
- [ 08-07]廈門定位讀書會 行業大佬抱團學習聊《定位》
- [ 07-15]廈門今年2.4萬外來娃報名讀書 積分入學時間提前
- [ 05-09]逾五成廈門市民去年讀書10本 偏愛經濟類和教育類
- [ 04-24]“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廈門占一席 入選者為段艷霞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