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晨報訊(記者陳佩珊)先是合伙人在店里意外死亡,后是合伙人家屬將矛頭指向自己,過去大半年,小東的工作、生活因一起意外完全亂了套。多次調解,新店司法所調解員用真情打動了當事人,平息了這場紛爭。
合伙人死亡 股權起糾紛
小東和小軍是老鄉,兩家住得挺近。2015年,兩人來到翔安,合伙注冊了某汽車銷售公司,每人出資25萬元。
就在門店經營走上正軌后,意外發生了。門店開業不到一年,小軍在店里意外死亡。
合伙人小軍在店內意外死亡,這給了小東不小的打擊。他和小軍家屬協商把店關了,把公司注銷了,不論公司虧損多少,小東將小軍投資的25萬元全數退還給家屬,但家屬得協助他辦理公司注銷等手續。雙方約定,小東先支付15萬,后續10萬待公司注銷手續完成后再支付。
“店開了快一年了,肯定賺了點錢。”小軍親戚無意間的一句話引起了小軍父母的注意。他們開始后悔,對小東的話起了疑心。
小軍父母找到小東協商,但小東否認公司盈利,稱因前期投入,目前公司還是虧損狀態,其答應全數返還投資款已經考慮到了小軍家的情況。但在小軍父母看來,那個事發后盡心幫忙的小東已經“沒有良心”。
雙方起沖突求助司法局
事情就這樣僵持到了過年。在得知小東已返回老家后,小軍家屬直接來到了小東家里。爭吵、推搡,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小東及其父母在沖突中受傷。
2月,事情鬧到了翔安區司法局,區司法局將他們引導至新店司法所。如調解員所料,雙方見面就吵。
小東向調解員介紹,好友意外死亡后,他自掏腰包安排小軍家屬的吃住,沒想到對方卻這樣對自己。小東希望按此前約定解決糾紛,同時他也希望明算賬,將此前墊付的食宿費用、自己及父母被打傷的醫療費等從10萬元里扣除。“食宿2萬元,3人醫藥費3萬元。”小東提出。
調解員再向小軍家屬核實時,家屬承認確實剩10萬元未支付,雙方打鬧事件也是客觀事實。
了解情況后,調解員暫停了調解,讓小東拿出公司財務明細。
從友情切入打動當事人
幾天后,第二次調解在新店司法所舉行,小東帶來了公司收支明細。根據小東的梳理,公司啟動資金50萬,但此時流動資金僅剩33萬元。財務明細是有了,但這僅是小東單方的梳理,不能消除小軍家屬的猜疑。
調解員順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公司注銷得請專門會計來清算,到時盈虧情況一目了然。”調解員建議,先按此前約定進行,以虧損情況計算,不論虧損多少,小東退還25萬元;若公司無虧損,盈利部分雙方對半分。調解員的建議得到了雙方認可。
在食宿費用上,小軍家屬提出,該費用由公司承擔,即雙方各承擔一半,小軍家屬一方承擔1萬元,小東承擔1萬元。對此,小東未提出異議。但在醫療費問題上,小東堅持索賠3萬元,而小軍家屬只同意賠償5000元。
調解員單獨與小東溝通,從兩位合伙人的情感出發。“小軍留下了兩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剛滿月,他們都叫你伯伯。”調解員引導小東從好友角度出發,“如果不是這件事,如果小軍家遭遇什么其他意外,相信你作為好友也會伸出援手。”調解員的話起了作用,小東將醫藥費降低至了1萬元。
當調解員和小東走出調解室時,小軍家屬急忙走上前。“你們的談話我們都聽見了,是真心幫我們解決困難,謝謝!”最終,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扣除食宿費1萬元、醫藥費1萬元,小東再向小軍家屬支付8萬元。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