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衛琳)4月草長鶯飛,春意盎然。進入了金磚時間的廈門人正以當好東道主的主人翁精神,以新一輪的文明創建提升,向世界呈現一個充滿活力、開放包容、環境優美、文明有禮的廈門。“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的理念,推動著文明日漸一日融入城市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市民的言談舉止中。如今,文明是這座城市鮮明的精神底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是這座城市最閃亮的品牌。文明廈門是如何再提升的,讓我們通過六個關鍵詞來一探究竟。
關鍵詞1
行為養成
文明,重在踐之于行。通過創建“全國公共文明行為典范城市”活動,廈門近年來廣泛開展“文明小白鷺,陋習我說不”“善行廈門”“向十大不文明行為說不”“市民文明行為示范月”等系列活動,倡導市民共同踐行公共文明行為,并先后打造了思明區龍頭路“垃圾不落地”示范街、湖里區金山社區小白鷺文明示范園等一批公共文明行為示范基地。
最近,廈門又通過征集、制定、推廣《廈門會晤市民文明公約》,讓文明行為規范家喻戶曉,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關鍵詞2
文化育人
文明需要有養育的土壤。以文化人,正是涵養文明最持久、有效的方式。2015年以來,廈門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攬,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根本,創建了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群眾議事和組織孵化于一體的社區書院,搭建培育市民公共精神和文明理念的新平臺。
社區書院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發動市、區各機關部門,國有企業以及大中專院校,結合行業特點設置了紅色傳承、綠色環保、法制安全、品德修養、科普養生、醫療保健等專題講堂,在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促進一個個“生人社區”向“熟人社區”轉變。
如今,全市建成102家社區書院,成為一個個深入社區成風化人的文化陣地,涵養著文明的根基,有30多萬人次聽課受益。
關鍵詞3
強化監督
在文明創建上,廈門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注意用監督的力量推進文明創建。在廈門,有一支由本市媒體記者組成的“文明創建暗訪團”,他們以第三方身份開展日常暗訪督查工作。
“文明創建暗訪團”猶如城市管理中的“第三只眼睛”,緊盯著夜間燒烤、流動攤販、交通秩序、市容衛生、公共設施、“門前三包”等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每月開展專項暗訪,查問題、探原因、促整改,在《廈門日報》等主要媒體公布。市委文明辦將每次暗訪測評情況匯總后形成問題清單,直報市委書記、市長,同時反饋到各區各部門,推動各部門以問題為導向,采取措施、建章立制,系統性地解決文明城市創建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4
誠信建設
誠信,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廈門多年來著力深化誠信建設,推動誠信意識滲透到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和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廈門一方面抓教育,針對食品行業的企業主、一線操作工,商貿行業的中介組織、銷售人員,窗口行業的現場經理、營業員,交通行業的出租車、公交車駕駛員等重點人群開展職業操守培訓。
一方面抓制度,在信用制度建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信用數據歸集、聯合獎懲機制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定期曝光不誠信企業、不誠信個人,對重大違法案件、嚴重失信行為,采取限制出境、限制擔任相關職務、限制部分高消費行為等聯合懲戒措施。在全社會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使得社會誠信水平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5
志愿服務
陳素珍、王忠武、趙亞娟……他們,是活躍在廈門的志愿者;他們,以一己之力的奉獻展現著這座城市的文明與大愛。如今,全市注冊志愿者近50萬人,占常住人口13%。社區成為經常性志愿服務活動的主要場所,全市共梳理發布6大類33項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參考名錄,讓市民走出家門就能找到志愿服務組織加入。
每年,廈門對涵蓋面廣、服務專業性強、活動常態化、成效突出、影響力大的志愿服務隊進行表彰,扶持品牌項目,先后培育出思明城市義工協會、久久愛心團隊等志愿服務品牌團隊,培育出“兩岸義工志愿行”、“青年志愿者與春運同行”等優秀項目。廈門志愿服務生活化融入經驗在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培訓班上推介。
關鍵詞6
未成年人教育
文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廈門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全國工作測評中長期位居前列位置。多年來,廈門堅持開展“我的中國夢”、“啟航明天,爭當‘四好少年’”、“爭當文明小白鷺,養成公共生活好習慣”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科教育指導綱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科教育指導綱要解讀及優秀案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課堂。
廈門還積極拓展教育活動陣地,大力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和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建立廈門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未成年人文明禮儀培訓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動陣地,極大豐富了學生業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未成年人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