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貧可獲社會救助 廈門市啟動修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辦法》,新增因子女就學、家庭成員患病、突發事故造成的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 通訊員徐克)原本好端端的家庭,卻因為家庭成員突患重病、遭遇事故花光積蓄而債臺高筑,因病致貧。對于這類家庭,有個名詞叫“支出型貧困家庭”。近日,廈門市啟動修訂《廈門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辦法》,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要對新增這類家庭的認定。 該辦法此次修訂,一來因為它的有效期即將到來,二來因為出現了新情況。廈門市的目標是要掃除社會救助“盲區”,有力兜住民生底線。 【數據】 去年,廈門市提高低保對象保障水平,共發放低保金8575萬元;加大醫療救助力度,累計救助24萬多人次,支出醫療救助資金5269萬元;臨時救助6914人次,支出臨時救助資金1370萬元。 進一步建立健全認定標準和程序 市民政局救災和社會救助處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廈門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實施辦法》2012年10月開始施行,如今5年的有效期就要到了,需要對辦法進行修訂完善,并增加對支出型貧困家庭的認定。支出型貧困家庭,有些是因為患病,有些是因為子女就學,有些則是因為突發事故。從廈門的情況看,因病占了大部分。去年開始,廈門市便將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成員首次納入醫療救助對象范圍,參照低保、低收入家庭認定程序審核審批。此次辦法修訂,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對這類家庭的認定標準和程序?!?/p> 此外,廈門市民政部門今年還將深入貫徹落實《廈門市困難群眾精準幫扶工作實施意見》《廈門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辦法》,全面清核認定特困人員,調整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將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統一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適用范圍,努力在政策目標、資金籌集、對象范圍、供養標準等方面實現城鄉一體,提升社會救助水平。 廈門市社會救助事業實現“四個轉變” 據了解,近年來,廈門市社會救助事業實現“四個轉變”。體系化上實現新轉變,救助內容從單一生活救助邁向多樣化的綜合救助;制度化上實現新轉變,先后出臺7個社會救助法規政策文件,從臨時性、隨意式救助轉向經常性、制度化救助;均等化上實現新轉變,使城鄉困難群眾均享有社會救助;在規范化上實現新轉變,救助對象核定制度更完善,認定更精確,管理更嚴格。 目前,廈門市已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為支撐,重點優撫對象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8+N”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體系。 【同步】 廈門市出臺扶持政策 鼓勵社會資本 舉辦養老機構 廈門日報訊 (記者 陳泥)來自財政部門的消息說,市財政局近日會同市民政局、市殘聯出臺《關于扶持社會資本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有關財政政策問題的通知》(廈財社〔2017〕4號),明確對廈門市社會資本舉辦為老年人提供住養、護理等服務并且床位數在50張以上的養老服務機構的財政扶持政策。具體包括: (一)通過結算土地成本獲得劃撥土地使用權舉辦的養老服務機構,以抵押方式融資在1億元貸款總額內,從向財政申請貸款貼息當年起,財政按不超過基準利率的標準給予五年期限的貼息; (二)對經衛計部門批準社會資本舉辦具備醫療服務從業資質的,給予每個養老服務機構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醫療設備補助; (三)對新建規模在5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服務機構,按新建每張床位一次性補助2萬元、租賃每張床位補助1萬元進行補助,分五年平均撥付。 |
相關閱讀:
- [ 03-24]廈門:湖里區馬垅社區開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 [ 03-23]廈門二外開展特色環保教育活動 讓孩子帶動家庭改變理念
- [ 03-20]廈門海滄舉行親子義工體驗日 吸引60多對親子家庭參與
- [ 03-18]親子家庭走進集美區寧寶社區開展潔凈家園宣傳活動
- [ 03-16]福建省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網絡投票活動啟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