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選址救世醫院舊址
東南網4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希望那些富有內涵的文物,能被更多人以走心的方式看到,只有這樣,文化的深層價值,才能傳播得更遠。”
這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的。
說到底,是對文化的敬意,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絢爛的文化。
于是,故宮文物走出故宮,來到東海之濱的廈門,讓登上鼓浪嶼的游客,在這座小島上也能看到有關“故宮”的點滴。
落地 故宮在國內首個異地合作館
故宮,很大。但這座國內面積最大的博物院,相對于它館藏的文物來說,能展出的連1%都不到。
故宮博物院相中廈門鼓浪嶼,是故宮在國內的第一個異地合作館,也是故宮博物院的一次大膽嘗試。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表示,鼓浪嶼和藏于“深宮”的這些珍貴文物氣質相宜。“把故宮里的外國文物和鼓浪嶼的萬國建筑放在一起展示,將相輔相成。”
的確,氣質相宜。鼓浪嶼,萬國建筑匯集,百年來,中西文化交融。19世紀,多種人文風格與自然環境就在鼓浪嶼和諧共存,是中外文化元素復合相存的典范。
如今的鼓浪嶼,承載中西文化交流、構筑優雅人文氛圍,與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外國文物氣質相宜,展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量外國文物珍品,使異域風格的建筑與煥彩別樣的文物相得益彰。
館方介紹,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展示面積逾2800平方米,設計日參觀容量上限2800人。
交流 借鑒故宮博物院成功經驗
故宮外國文物館落戶鼓浪嶼,備受關注。“故宮博物院相中廈門,醞釀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院長單霽翔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與推動。”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籌建辦主任李云麗說。
廈門,一直致力打造藝術之城,聞名遐邇的鼓浪嶼始終扮演著引領的角色。
整治提升改造后,人們對鼓浪嶼的文化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梳理與挖掘,將其定位為“文化景區+文化社區”。“從這個角度考慮,我們需要有高品位、大品牌的文化項目落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實質,提高廈門文化軟實力,并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發揮作用。”李云麗說,“因此,故宮博物院和廈門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將故宮外國文物館選址在鼓浪嶼。”
李云麗還透露,與故宮博物院開展合作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將借鑒故宮博物院的成功經驗,在博物館建設、業務、文創開發、教育推廣等方面進行更多的合作。
幕后故事
救世醫院是閩南西醫的“黃埔軍校”
“石可泐,骨可朽,先生功德不可沒。”
立在鼓浪嶼救世醫院小禮拜堂南側的郁約翰紀念碑上,寫著這樣一句話,足以概括這位傳教士遺予琴島的赫赫之功。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就選址在他當年創辦醫院的舊址。
租界時期,鼓浪嶼的醫療水準堪稱廈門乃至福建最高。據介紹,當時,島上有兩大醫院,其中一家正是美國歸正教會的救世醫院,它由出生于荷蘭的美國人郁約翰向歸正教會申請創辦,于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落成,由郁約翰任院長。
救世醫院初建時有兩座樓房,呈“L”形,男女分部各占一翼,整體呈外廊風格,主體均為兩層,各自中軸對稱,中央局部三層,受到美國古典復興建筑潮流影響,外立面設有三角形山花。1910年郁約翰去世前,男女分部擴建至三層,并在兩翼圍合部分興建了小禮拜堂。1926年,醫院開辦了護士學校,建于救世醫院東北側山坡上。
作為鼓浪嶼第一座綜合性醫院,救世醫院對閩南西醫的教育、培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近百年來,這里還承擔著島上主要醫療場所的職能,影響曾一度波及東南亞。
有文史專家評價:救世醫院是閩南西醫的“黃埔軍校”。郁約翰這位美國傳教士,也因其傳奇人生和對琴島居民的貢獻而被人銘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