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這個周末,一輛輛從北往南而來的汽車,經過翔安大道與民安大道的交會處——在這里緊鑼密鼓推進的立交工程,正把周邊幾條交通主干道有機地串聯在一起。幾天前,工作組與拆遷戶商談到凌晨,在他們一身疲憊走出拆遷戶家門之前,終于簽下了該項目的最后一棟廠房。這一很快將矗立在進出廈門“門戶”的重點項目,邁過了建設過程中最艱難的一道坎。
一邊是密密匝匝的古老的街市,一邊是不斷翻新的現代化新城區。在馬巷鎮日夜趲行的征地拆遷工作中,千年古鎮也在悄然而迅速地發生蛻變。
事實上,在“舊”與“新”兩者鮮明的對比中,馬巷的征地拆遷也遭遇了比其他地方更難解的題——向前挺進的挖掘機,要推翻不少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各種“疑難雜癥”,成為征拆隊伍面前難啃的“硬骨頭”。
幾乎每隔幾天就在刷新的“2017年馬巷鎮重點項目征地拆遷任務分解及進展情況匯總表”,時刻都捏在馬巷鎮黨員干部的手中。在極為復雜的征拆形勢下,今年第一季度,馬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順利完成了濱海東大道、瓊頭立交、國道324復線、翔安西路和馬巷段所有變電線路塔基建設等省市重點項目的土地房屋征收任務。
透過這一份不斷呈現的靚麗成績單,我們能夠探尋哪些“馬巷經驗”?
“進入征拆攻堅階段以來,全鎮上下的干部連喘口氣的時間都覺得吝嗇。”馬巷一位基層干部昨天這樣說。他樸素的話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詮釋了馬巷在艱難條件下,征拆工作還能勢如破竹推進的緣由。實際上,在不斷涌來的歷史機遇面前,用“夜以繼日攻堡壘,真情暖語化堅冰”的姿態做好這項中心工作,早已成為當地黨員干部們的自覺行動。
攻堅克難>> 重點項目加速推進
東坑灣的海風,拂動著下潭尾濱海濕地公園綠茵茵的水生植物,從四面八方來的游人漫步在岸邊,享受愜意的周末時光——與這浪漫景致相映襯的,是不遠處公園二期工程清灘作業現場的火熱場面。
周六,一群頭戴斗笠、腳穿雨靴的干部們,在二期所在地的山亭和趙厝社區,走村串戶,一線辦公。馬巷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也先后來到工地交叉養殖的爭議區域,傾聽民意,現場解決難題。
這樣的工作狀態,在馬巷鎮早已成為常態。也正是它,為如今馬巷鎮重點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畫上了一個又一個驚嘆號。
萬家春路(西亭路-翔安北路段),施工人員正在密集壓進。據介紹,目前,趙厝段用地已全部提交,山亭段用地及24口蝦池已全部簽約補償,并已開閘放水進場施工,曾經盤踞在這里的廠房已全部拆除完畢。
往北看,同翔大道南段(沈海高速-洪新路)232畝(含新增擴征預留用地)土地已全部完成補償,接下來將簽約并拆除板材加工廠、補胎廠、花生糕廠、廢品收購廠等4宗非住宅。
把目光往南移,瓊頭立交建設工地,同樣是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目前,最后剩余的5畝用地已全部簽約補償,影響項目施工的“攔路虎”被全部清除。
濱海東大道(同安大橋-東坑路段)馬巷段,工程車來回穿梭。該項目的征拆任務已全部完成,僅剩的2棟主線外住宅也已全部拆除。
重要交通主干道海翔大道向島外美麗景觀帶的嬗變,也將在馬巷強有力的征拆保障中持續加速——大道兩側綠化馬巷段市頭段已先行提交用地10畝,窗東段已交地26畝,同時還拆除了非住宅3000平方米。
征拆難題不斷被攻破,項目進度不斷被刷新,這一個接一個割斷了羈絆的重大重點項目,還在不斷撐開馬巷乃至廈門崛起的廣袤空間。
加班加點>> 凝聚征拆強大合力
夜幕降臨,熙熙攘攘的古鎮陸續亮起了街燈,璀璨的燈光映射著“不夜城”的熱鬧與繁華。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夜里,馬巷鎮黨委、政府辦公樓內的燈光始終亮著。一場又一場征地拆遷的協調會、調度會、部署會,把這里變成了“不關門”的辦公室。
實際上,這樣的燈光,也在馬巷鎮各個項目工地上的臨時指揮現場點亮。馬不停蹄、風馳電掣地推進征地拆遷,馬巷如今只能從黑夜里擠時間。
“現在我們所有的會議,幾乎都改到了晚上。”馬巷鎮干部透露,白天,他們要下工地,要到群眾家里走訪,常常忙不過來。而現在“周六保證不休息,周天休息不保證”,也成為該鎮干部在加班過程中自我調侃的一句話。
這就是“五加二、白加黑”,它在當前馬巷征地拆遷的工作狀態中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正因為這樣,在征地拆遷最艱難的地方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從更深層次看,這種“加班加點工作卻毫無怨言”的背后,折射出的無疑是馬巷黨員干部們肩上沉重的危機感、緊迫感。堅持一線指揮,隨時調度、隨時研究、隨時解難,早已融入了他們生活的全部。
李木林奮戰在翔安西路(西亭路-翔安北路段)征拆現場,曾經創造出半個月不回家的紀錄。如今,捧著自己的征拆成績單,他最感慨的是家人的支持;蔡水強在萬家春路(西亭路-翔安北路段)配合現場施工時,曾好幾次被機械擦傷手腳,但他說,和工程進度比起來,這些皮外傷微不足道;林權利則直接把民安大道與翔安大道立交工程現場當作自己的“家”,在他看來,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時間長一點,就越容易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就越有利于項目的進展……
類似的例子,在如今馬巷打響的征地拆遷攻堅戰中,可以信手拈來。責任,洋溢在他們的胸中;沖刺,成了他們每天最常做的動作。
創新機制>>
攜手破解征拆難題
撲到一線,倒排任務,掛圖作戰。
記者近日深入馬巷鎮采訪時,在工地上最常看到的是“2017年馬巷鎮重點項目征地拆遷任務分解及進展情況匯總表”——它每隔幾日便會更新,而不久前出爐的“馬巷鎮2017年4月份及第二季度重點項目攻堅計劃表”,也明確列出了“存在問題”、“倒排計劃”、“近期攻堅目標”、“完成時限”等,這無疑,又為“責任人”添加了新的壓力和動力。
事實上,與紙質任務表相輝映的,是馬巷創新推出的“馬巷鎮征拆退工作群”微信群,上百名黨員干部聚合在這里,分享工作進展,總結征拆經驗,匯聚推進征拆工作的強大精氣神。
情況掌握在一線、協調指揮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拆遷到哪里,服務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不久前馬巷鎮調整征拆退工作指揮部及下設機構,被外界認為是該鎮征拆工作繼續“下移”的又一個重要標志。
改變讓群眾被動接受既定政策的舊有模式,主動了解群眾訴求,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馬巷鎮把征拆工作的另外一個著力點,放在“群眾”上。“如果我是被征拆對象,我會怎么做?”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該鎮征地拆遷工作者的心頭。其實,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換位思考,他們才有效地找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點。
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項目不等人。今天,如火如荼的重點項目建設還在不斷鋪開,火紅的標語還在營造出征地拆遷的濃厚氛圍。隨著一個又一個難攻的“堡壘”被合力攻破,古鎮一定會更新更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