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楚燕)小孩一周左右開始學走路時,磕磕碰碰,搖搖晃晃,家長們經常被寶寶的可愛逗笑,為寶寶的成長欣慰。不過,醫生提醒,這個階段除了欣賞寶寶學步的萌態,也要格外留意寶寶走路的步態是否異常。 3歲前常見內八字腳O型腿 小小(化名)3歲上了幼兒園,老師發現他總是“O”型腿走路,跌跌撞撞,提醒小小媽媽孩子步態有些異常,小小媽媽不以為然。小小到了4歲中班時,腿部仍然是彎曲的,小小媽媽才著急了,帶他到中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就診。 醫生診查后表示,按照人的正常生長發育,從出生到3歲這一階段,腿部是彎曲的,內八字、扁平足、O型腿、膝外翻等等,都是常見的異常步態。3歲以后走路時雙腳逐漸變直,這時有些步態會隨著發育的完善而自然得到改善,而有些步態的異常卻不會自己糾正,并影響孩子的一生。 醫生建議對小小的異常步態進行專業的康復干預,否則錯過最佳治療和糾正期,將不利孩子的生長發育,包括影響體態美觀、身高增長,甚至導致長短腿等。 過早學走路易致內八字 中山醫院康復醫學科陳健主任說,異常步態有遺傳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比如孩子長時間走在硬質路面,不利于足弓的發育,從而造成平足;穿的鞋子不合適,選鞋不當(尤其是硬質皮鞋),特別是3歲-12歲是足弓發育的黃金階段,由于小兒足部骨骼軟,力量不足,容易使步態扭曲,影響足弓的發育;過早學習走路,“摸爬滾打”的過程不夠而導致腿部力量不足,在學步和站立時,雙腳就會自然分開,使腳底面積加寬,以便站穩,這樣便容易產生內八字步態;體重過大的孩子,對關節影響更厲害,步態也更容易發生異常;喜歡趴著睡覺的孩子,容易足內翻;喜歡跪坐和“W”型坐的孩子,容易導致股骨扭轉和脛骨扭轉。 |
相關閱讀:
- [ 03-17]從深沉"父愛"到社會大愛 一個腦癱兒童父親的抉擇
- [ 03-16]"腦癱康復專家"30余年攻堅克難 為腦癱患兒帶來新生
- [ 12-08]環衛工阿婆一人照顧腦癱女兒:“我在女兒就在”
- [ 10-11]廈門63歲老人每天忙到凌晨19年“苦守”腦癱孫子
- [ 09-12]廈門一男子33年如一日照顧腦癱兒 還做社工志愿者
- [ 03-19]28日腦癱康復專家要來廈門 典型患兒可報名參加
- [ 02-24]23歲女子抱腦癱嬰兒跳井身亡 慘劇發生在杏林馬鑾
- [ 02-24]廈門:打水發現井中有人影 竟是女子帶腦癱兒跳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