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間:給需要的人一盞明燈一點溫暖 沿著沙坡尾一處蜿蜒的小巷子往里走,“路燈計劃”就在巷子的盡頭。一間老舊的廠房前擺著一張黃色長椅,旁邊種著一埔小花。門的位置被刷成橙色,就像一束暖燈光從頭頂灑下來。在這個完全自由的空間里,你可以自助地?zé)莶瑁闷饡咀x一會兒,在留言簿上記錄你的感觸,又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歇歇腳。 “無論在什么時候,給需要的人點亮一盞燈,帶去一點溫暖。”邵東強說,這個簡單的想法,是“路燈計劃”設(shè)立的初衷。 去年,臺風(fēng)莫蘭蒂肆虐廈門的那個夜晚,整個城市如一葉孤舟陷入狂風(fēng)暴雨中,面對著眼前黑暗的城市,邵東強萌生了打造“路燈計劃”的想法。他希望這 樣一個共享空間能像黑夜里的一盞燈,給人帶去光明和溫暖。 說干就干,邵東強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尋找場地,籌集經(jīng)費,設(shè)計施工,硬是把沙坡尾一處連屋頂都沒有的廢舊廠房,改造成了整潔舒適的共享空間。 事實上,這已經(jīng)是邵東強在廈門打造的第三個共享空間了。 2013年,海軍退役的邵東強做起了小生意,他在廈門大學(xué)路租了一間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自住,但因為常有戰(zhàn)友和朋友來訪,個人的小空間漸漸變成了這波朋友共同的空間。 “最開始我給大家配了鑰匙,后來又托鄰居代為開門,到最后,發(fā)現(xiàn)這些都太麻煩了,干脆就不鎖門了,讓這里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陌生人都可以進(jìn)來歇腳泡茶,只要收拾干凈就好。”邵東強說,這是他的共享空間最初的雛形,他把它命名為“巢”。 就是這樣一個偶然的契機,讓共享空間的想法一發(fā)不可收拾。這之后,因為 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場所有些不夠用,邵東強又租下了另一個更大的空間,設(shè)立起了“理想家的家”,如今,三個共享空間的面積大約有200平方米。 從無到有,邵東強說自己一開始并沒有共享空間的概念,“起初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然后是為了滿足一群人的需求,現(xiàn)在我想讓更多人共享這種需求,我希望這個‘更多人’沒有范圍,面向整個社會。”如今,邵東強已經(jīng)慢慢從前兩個空間抽離出來,專心打造“路燈計劃”了。他說,之后的他也會離開“路燈計劃”,他只是為共享空間埋下了一顆種子,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加入進(jìn)來,讓這種基于信任的共享擴散出去。 |
相關(guān)閱讀:
- [ 04-19]廈門600米長火炬東路十幾年沒裝過路燈 夜間漆黑難行
- [ 04-19]廈門路燈改造人行道上地磚被“破開” 回填應(yīng)及時
- [ 04-06]33年修裝路燈超過十萬盞 走街串巷為百姓送光明
- [ 03-15]被當(dāng)路燈架慘遭“捆綁” 廈門行道樹遇上“花式虐待”
- [ 01-05]“量身定制”20盞路燈照亮同安農(nóng)村孩子放學(xué)回家路
- [ 01-05]陳清洲:執(zhí)著奔走為平安點亮路燈
- [ 12-28]海滄濱湖北三路車輛多路燈昏暗 行人沒有安全感
- [ 12-19]陳清洲:執(zhí)著奔走為平安點亮路燈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