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開展不到一個月,海龍小區垃圾分類參與率就達到80%以上,分類準確率達到40%以上。隨著工作的推進,這兩項評價數據都處于上升勢頭。 鼓浪嶼垃圾分類不落地工作啟動得早。在鼓浪嶼漳州路17號,記者看到,居民翟先生把家里的廚余垃圾打包裝在一個可降解的垃圾袋內,隨后把這袋垃圾放入專用的廚余垃圾桶內。翟先生說,他在鼓浪嶼上生活將近20年,對環境的變化深有體會,垃圾分類后,亂扔亂放的垃圾少了,居住品質大大提高。不久前,央視《新聞聯播》還對鼓浪嶼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報道,給予了高度肯定。截至目前,鼓浪嶼垃圾分類參與率已達86%以上,分類準確率高達99%。 宣傳引導 全方位宣傳發動 提升市民環保素質 推行垃圾分類不落地,改變的不僅僅是環境衛生面貌,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市民整體環保素質,讓綠色生活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思明區不斷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巧用傳統及新興媒介、廣場活動及社區網格員入戶等全方位宣傳發動,還充分利用“小手拉大手”的影響力,推動“垃圾分類不落地”進課堂等,多措并舉提高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5月4日至5月5日,思明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辦了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管理人員培訓會,來自各成員單位以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督導人員、物業小區相關人員等近1000人參加培訓。今后,這1000多人將成為垃圾分類的使者,分散到全區各部門、各街道、各社區,向身邊人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指導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位于鼓浪嶼龍頭路的鼓浪嶼環保驛站,是一個集環保知識教育、環保體驗學習、環保展示宣導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公益環保空間,是全島垃圾分類不落地工作的宣導站。每天,環保驛站的志工都會手把手地教游客利用廢物制作手工,講解環保產品。在驛站門口,志工們舉著各種宣講牌,不斷向過往游客宣傳環保知識。 “垃圾分類不落地,城區環境更美麗。”走進開元街道廈禾裕景小區,路燈桿掛滿宣傳垃圾分類不落地的刀旗,十分醒目。在這個小區每棟樓的電梯旁,電視上循環播放著垃圾分類不落地的宣傳視頻。此外,小區的兒童游樂場也成了垃圾分類不落地的宣傳陣地,小朋友們可以通過玩游戲,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廈禾裕景物業負責人陳衛東說:“我們把這些平臺資源拿出來做宣傳,目的就是營造良好氛圍,讓小區居民普遍參與到垃圾分類不落地的行動中來。” 思明區的中小學、幼兒園也普遍開展垃圾分類不落地教育,形式豐富多彩,既有主題班會,也有校本課程,還有動手實踐。“垃圾分類不落地從娃娃抓起,通過‘小手拉大手’,還能帶動整個家庭參與進來。”思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
相關閱讀:
- [ 05-10]廈門首個垃圾分類知識在線學習測試平臺上線
- [ 05-10]強制垃圾分類助推文明升級
- [ 05-09]廈門全面啟動垃圾分類進校園 讓分類意識生根發芽
- [ 05-09]廈門市政協主席會議專題協商垃圾分類減量議題
- [ 05-08]兩岸義工聯盟開展親子義工體驗 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 05-07]廈門市前埔北社區某居民將垃圾分類融入生活
- [ 05-05]廈門首個智能化垃圾分類系統啟用 重量馬上顯示
- [ 05-03]廈門歌舞快板倡導垃圾分類 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