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成花園,居民把垃圾分類丟進環保屋
海西晨報訊(記者肖悅)居民們圍在一座藍色回收箱前,將身邊的可回收物入箱。在對應的投放口準確投放垃圾后,現場回收督導員引導居民拿出手機參與“掃碼贏積分”,居民可憑積分換購等值的商品;部分居民還通過二維碼預約工作人員上門收取可回收物。在海滄區天湖城小區,在新型回收設施進社區后,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18日上午,廈門市商務局先后在思明區嘉成花園和海滄區天湖城舉辦可回收物回收樣板社區現場推廣大會,展示兩種新型可回收物回收設施———“廢品大叔”和“環保屋”,并力爭年底在全市普及推廣垃圾分類中的可回收物回收工作。
以箱置桶回收箱進社區
“以箱置桶”是市商務局提出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的一種創新模式,即通過在社區設置回收箱取代現有四色垃圾桶的藍桶,并在回收箱上明確列示可回收物的類別,并采取簡要文字說明、形象圖片標識等方式引導居民進行自主分類投放。此舉能夠解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進入社區的“最后100米”問題,推動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創新升級。
在全力推動可回收物融入再生體系建設之時,市商務局還積極聯系試點企業、培育樣板社區。經企業申請和市商務局確認,由廢品大叔(廈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廢品大叔”)、福建中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奎環保”)兩家企業作為第一批試點企業承辦可回收物回收工作。
作為試點社區和普及推廣的樣板,“廢品大叔”負責的海滄區天湖城、中奎環保負責的思明區嘉成花園兩個樣板社區各有特色,適合不同社區參考、設置。
同時,市商務局還選取了33家試點社區,由街道辦(鎮政府)、社區幫助試點企業解決回收設施進社區存在的場地、服務等問題,并組織試點社區所在的物業公司、回收人員赴樣板社區參觀學習。
有償回收積分可換商品
在可回收物回收樣板社區現場推廣大會上,中奎環保與“廢品大叔”相關負責人向在場來賓介紹了廈門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情況并進行了現場展示。
“廢品大叔”回收箱植入的物聯通信技術可以實現即滿即清、避免箱體內容物溢出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而中奎環保的每個環保屋月綜合回收量為4.6噸,是傳統垃圾桶的8-10倍,提升資源利用率達40%-55%。為調動居民參與可回收物回收的積極性,兩家試點回收企業均開展了積分兌獎活動,居民可憑積分換購等值的商品,中奎環保除設置固定的簽到積分外,管理員還現場開展有償回收,統一為50積分/千克。
廈門市商務局將牽頭建立市商務局、區商務局、街道辦(鎮政府)、社區四級聯動、回收企業承辦的可回收物工作機制。待普及推廣后,各區可推薦有資質、有實力的回收企業參與回收工作。廈門市商務局將對試點企業在試點社區(含樣板)設置可回收設施的,按其有效投入給予一次性不超過50%的扶持資金,推廣階段市區財政給予不超過30%的扶持資金,單家企業不超過200萬元。
推廣經驗 垃圾分類成習慣
回收箱小巧,但作用不容小覷。會上,“廢品大叔”總經理葉溫和告訴記者,“廢品大叔”的智能回收箱箱體采用再生資源原料制成,占地面積1.68平方米,體積不大容量適中,投放口大致分為廢紙、廢紡織品、塑料瓶及金屬三類,按照300戶/套布局。中奎環保涂光春總經理介紹,每個環保屋占地約9平方米,體積約12立方米,設了廢塑料類、廢紙皮類、廢金屬類、舊衣物布類和廢玻璃類5個投放口,可滿足250-350戶居民的需求。
截至目前,兩家企業已在22個試點社區投放回收箱上百個,運行近2個月以來,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成效明顯。下一步,市商務局將牽頭總結樣板社區的試點經驗,力爭盡快形成標準和規范,同時將及時提煉可回收物回收工作的成效和亮點,向全市乃至全國推廣具有廈門特色的、可復制的可回收物回收經驗,讓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分類成為廈門這座城市的名片,成為每個市民的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