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上為兒童祈福
廈門日報訊(記者 張珺 鄔秀君 )點上雄黃祈福驅邪,配上香囊攜帶幸福!端午節在即,海滄已是濃濃的節日氣息。
昨日下午,海滄微電影巡回觀影暨“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在海滄區新陽街道興旺社區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廈門人與本地居民一起參加活動,互贈端午的祝福,體驗了最具閩南風情的傳統節日氛圍,人們在活動中體味鄉愁和久遠的傳統文化記憶。
更值得稱道的是,海滄的這次主題節日活動不僅將傳統端午的游園活動進行復古展現,更別出心裁地融入微電影展映,讓市民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感受悠久傳統文化的魅力。
【現場】
端午節游園:復古活動喚起市民回憶
品百家粽傳承端午、祓禊祈福、五彩縷送福……昨天傍晚的興旺社區籃球場已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活動現場,來自廈門市漢服文化交流協會的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們點上雄黃,再用艾草沾灑祝福的圣水,用最傳統的方式迎接端午節的到來;在香囊贈祝福的攤位前,“煙霧女孩”汪瑤和媽媽現場為市民送上手工香囊;在“旱地龍舟”的活動區,大人、孩子們一起賽起旱地龍舟……老家河南如今在新陽工作的王先生忍不住向記者夸贊活動辦得好,“通過這樣的活動來迎接端午節,讓人倍感親切,很有傳統味兒”。王先生說,沒想到作為一個外地人在這里能找到兒時家鄉過節的感覺。
不僅新廈門人在這里感受到幸福,海滄本土居民同樣對活動贊不絕口。新陽本地人劉先生昨晚也早早地來參加活動,他覺得現在傳統節日越來越被淡忘,“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財富,就應該多辦一些這樣以節日為主題的活動,讓群眾參與進來”。
微電影展映:科技讓傳統文化更時尚
實際上,海滄的傳統文化弘揚不僅是“復古”,更有創新的元素包含其中。昨日的活動現場,海滄微電影巡回展映同時舉行,群眾聚集在熒幕前津津有味地看起微電影。
以現代的手法弘揚傳統文化,這種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在海滄早已不是新鮮事。今年以來,海滄拍攝了多部微電影,集中反映本土優秀人物或群體,他們或是創業的典型,或是本土文化的“標識”,或是精心鉆研于某個領域的“工匠”,或是孝老愛親的好媳婦……無論是何種特點,他們的品質都深深地打上了耕讀文化浸潤的烙印。
在廈門市漢服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廈門龜山書院副理事長廊橋看來,傳統并不是守舊,“它可以跟科技等現代化的東西結合起來,變得更加年輕化、時尚、好玩。微電影借助互聯網可以傳播得很廣,這種‘傳統+新思潮’的結合方式非常好。”
【做法】
依托本土實際
弘揚耕讀文化
現在,每逢大型傳統佳節,海滄都會別出心裁地舉辦相應的主題活動。在今年的清明節,海滄便舉行了“追思慎遠家風傳知書達理文明揚”——我們的節日·清明系列活動,同樣通過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形式,追思、禮敬、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海滄還將會在重要的傳統節日節點繼續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力度。
去年以來,海滄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依托本土實際,大力弘揚耕讀文化,并不斷推陳出新,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弘揚。
目前,海滄的耕讀文化傳承不僅有端午節這樣富有儀式感的活動,更有接地氣的社區書院“四點鐘學校”,草根的微電影巡回展映,以及名人《周起元》的紀錄片拍攝、紅色文化鄉賢文化傳承等內容。而這些已經成為海滄文明創建再提升的重要載體平臺,向社會廣撒文明的種子。
在海滄區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廖藝聰看來,傳統文化和傳統節日在創新中傳承延續,有助于其更好地弘揚并發揮文化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微電影中融入海滄青年創業的拼搏精神與愛鄉戀鄉的情懷,正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
現如今,耕讀文化的影響已經伴隨著海滄區開展的各種活動悄悄融入百姓生活之中。在昨日的活動現場,市民胡中德的兒子在參與“繪蛋戲端午”活動時,把剝開的蛋殼悄然地揣進褲兜,等活動結束后才扔進垃圾桶。一個小小的舉動映射出整個城區的文明。
【提醒】
端午小長假
加班費怎么算?
端午小長假,勞動者的加班工資應該怎么算?記者從勞動部門了解到,5月30日端午節當天加班,單位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7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5月28日至30日放假調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根據相關法規,用人單位在5月30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5月28日到29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在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時,勞動合同對工資有明確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對工資沒有明確約定的,按集體合同約定執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月工資收入的70%確定。
廈門端午節
“抓鴨子”有特色
明天就進入端午小長假了。閩南一些地方至今還流傳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在端午節,閩南人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這種習俗的形成與天氣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端午過后,梅雨漸止,酷熱降臨,蚊蟲開始肆虐,瘴疫之氣蒸騰,正是用艾草、菖蒲驅蚊除疫的時候。
廈門一帶的端午節既有和我國其他地方共同的內容,如吃粽子、劃龍舟。也有獨具地方特色的內容,如民間傳統競技活動“抓鴨子”:競技場設在水面上,參加者要走過一根涂滿滑油的圓木柱去打開一只盛鴨子的木箱,然后再跳進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鴨子,場面火爆,氣氛熱烈,具有濃郁的閩南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