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璜)2013年,廈門率先全國開始推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自2016年度考核開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政績和績效的權重由4%提高到25%。
2016、2017年度,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中,廈門兩次榮登榜首。
五年來,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碩果累累,擁有27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果,小流域綜合治理、環保網格化監管、輕微污染天氣應對辦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在全省推廣,并率先全省獲得“國家生態市”命名,島外四個區全部被授予“國家生態區”稱號。
廈門生態美景令人沉醉
輕微污染天氣的警報一拉響,全市各級各部門一起出動開展抑塵減排,共同呵護“廈門藍”。廈門積極實施“潔凈藍天”“清新水域”“清潔土壤”三大工程,有力保障環境安全,切實推進環境質量改善。不僅如此,981平方公里生態控制線被納入“多規合一”平臺管理,確保了生態空間的優化,為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騰出總量空間,真正實現了綠色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廈門切實樹立起堅持綠色發展的生態政績觀,建立起部門聯動落實生態環保責任的機制。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各級各部門不僅能緊急集結,打贏一場又一場攻堅戰,更能深入治理,在持久戰中取得最終勝利。
4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我省,廈門積極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組工作,切實展開立查立改、邊督邊改。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更進一步地密切協同作戰,又快又好地查辦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每一起信訪件,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切實改善環境質量的堅定決心,第一時間解決民生問題的執行力,同心協力、全力以赴落實查辦工作的責任意識,都來源于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下,廈門率先全國建立起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機制,早早地打下了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制度基礎。
2013年以來,廈門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機制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立足生態環保和百姓民生建立起的考核體系,立足履職情況和群眾滿意度得出的考核結果,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政績和績效的權重,更是史無前例地由4%提高到25%,在全市范圍內真正樹立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生態政績觀。
如今,借著中央環保督察的契機,乘著舉辦廈門會晤的東風,廈門正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斷深化改革,不斷建立健全機制,切實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力助推廈門“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
? |